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请问大红袍属于红茶吗

人气:350 ℃/2023-09-28 11:06:29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茶性平和,主要产地为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风景区的三坑两涧地带,大红袍亦是经过半发酵制作而成,其制作工艺为采摘、倒青、做青(反复几次)、炒青、揉捻、复炒、复揉、走水焙、扬簸、拣剔、复焙、归堆、筛分、拼配等工序。

三坑两涧指的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

大红袍又属于武夷岩茶,也是乌龙茶(六大茶类之一,又名青茶)。其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具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大红袍产自武夷山,武夷山是我国国家级重点保护区,武夷山的地质绝大部分是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适宜的土壤成就了岩茶的优良内质。

岩茶的分类:

一、正岩茶

生长于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即为正岩茶,其中包括三坑、两窠、两涧以及内外鬼洞等。

1、大红袍母树

“古有名茶树,生于绝壁间”说的就是生长于九龙窠陡峭绝壁上的大红袍母树。由于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大红袍母茶共有六株,其中四株为奇丹,两株为北斗。

2、三坑两窠两涧

三坑指慧苑坑、牛栏坑(牛栏坑盛产肉桂俗称“牛肉”)、大坑口,两窠指九龙窠(大红袍母树所在地)以及竹窠,两涧指流香涧和浯源涧,武夷山风景区内的精品正岩大红袍冲泡10道之后仍有余香,汤汁醇厚回甘,香气高雅。是不可多得的乌龙精品,是武夷岩茶的扛鼎茶品。

二、半岩茶

半岩茶指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之外,但仍处于武夷山境内的大面积栽种的大红袍。半岩茶区盛产名枞“肉桂”和“水仙”也出产“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等名枞。

各类名枞,由于精心选种栽种,用心炒制烘烤,品质名优以致历来爱好者都不惜重金索购。然而,名枞茶的产量很少,品质各具特色,加上神话传说,名枞茶更为珍贵,常有难以品尝之福。

三、洲茶

武夷山境外以及周边平原茶园大面积栽种的即为洲茶。

宋代范仲淹谱歌道:“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总之,武夷岩茶大红袍与武夷风光一样享誉天下,正所谓“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国家标准从品种角度对大红袍进行的分类:

最新的国家标准GB18745-2006只定义了一种分类标准,即产品标准,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这五种。

而在较早之前的GB18745-2002标准里,则从品种、名枞、产品三个方面来进行区分,品种分类包含:水仙、肉桂、武夷菜茶、矮脚乌龙等;名枞分类包含: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北斗等;产品分类同样包含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这五种。

应该说最新的国家标准只从产品的角度对岩茶进行分类,这样更有利于武夷岩茶作为商品(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认知和规范管理。

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什么关系?

“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无性繁殖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种特征的乌龙茶。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还有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原产于福建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悬崖上,享有“武夷岩茶茶王”的盛誉,是武夷岩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平行进口帕杰罗v97价格多少钱?

    平行进口帕杰罗v97价格大概32万左右吧:1、推荐中东版V97的核心原因,是因为其年后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价格。当前港口的发车价格基本上已经稳定在32万左右,与中东版的V93差价...

    问答查看全文>>
  • 电动车碟刹片多久换一次

    正常情况下,电动车的碟刹片可以使用一年半到两年,但是这个也与个人的骑行习惯和行驶路况有关系,如果碟刹片的厚度不足,那就应该立即更换。在购买碟刹片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大品牌的正品产...

    问答查看全文>>
  • GL8怎么设置锁车自动折叠

    中控屏幕上面操作,车辆通电或者是启动,中控屏幕上找到系统设置,系统中找到车辆设置,车辆设置中找到后视镜设置,将锁车后视镜自动折叠功能打开,机动车辆锁定的时候,车外厚实镜就会自动...

    问答查看全文>>
  • 瑞纳助力泵在哪?

    瑞纳助力泵在刹车踏板前方。助力泵的工作原理是汽车在转向时,转矩(转向)传感器会“感觉”到转向盘的力矩和拟转动的方向,这些信号会通过数据总线发给电子控制单元,电控单元会根据传动力...

    问答查看全文>>
  • 年检标志怎么贴才好撕?

    年检标志可以使用静电贴贴法,步骤如下:1、现在有静电贴纸,非常方便,而且非常好清理,可以直接粘到玻璃上的;2、将检验合格的标志贴在静电贴纸上,然后将静电贴贴到车辆前挡风玻璃上的...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