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紫砂壶如何选购之外观及品质

人气:489 ℃/2023-10-06 22:05:20

外观

一是造型、图案、色泽要脱俗和谐,气质优良;二是敲打声音清脆悦耳,不沉闷,不尖锐;三是壶放在桌上要平稳,壶盖壶口结合紧密不溢水,壶把提用方便,壶嘴出水流畅壶内较为光滑,容积容量比例恰当:四是看壶出水时有无挂珠,有无断线的现象。

若壶倒水时,突然将其持平,壶嘴下沿不挂水珠者、出水均匀流畅,水流不扭曲者为好壶茶壶首先要美观,其次重心要稳,买壶时,在壶中装入约壶容量3/4的水,用手平平提起茶壶,缓缓倒水,如感觉很顺用,则表示该壶重心适中稳定。

掀起壶盖时,壶口要平要圆。壶出水应有劲(或注水有力),有弧度,水线柔美,不散开即集束段长。倾倒壶水时,若能使壶中滴水不剩,即表示是一把好壶。壶盖、壶身还应紧密吻合:茶壶装水约1/2~3/4,用食指紧压气孔,倾倒壶水,若滴水不流,即表示两者紧密度极高如果抽象地讲述紫砂壶艺的审美性,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

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韵,一种能令人意会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壶艺内涵中的本质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称得上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

品质

评价一件紫砂壶的内涵,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使用功能。所谓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扳、盖、纽、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精湛的技艺,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适当的容积和重量,壶扳要便于执握,壶的周圆和缝,壶嘴的出水流畅。同时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

总之,一个高品质的紫砂壶要从色泽和声音优劣为出发点,看色泽:以滑润为佳。听声音:声音较清脆的壶,较适合泡发酵、香气高的茶:声音较混浊迟纯的壶则适合泡重发酵,颜味低沉的热茶。辨识壶声的方法是:将茶壶平放在左手手掌上,以右手食指轻弹壶身,如果是噗噗的沉闷声,说明烧得不够,如果声音很尖锐,又说明烧得过头。

烧得生会大量吸水渗水,烧得太“熟”,又很容易碎裂。打开盖子看看内壁是否洁净光滑,壶以洁净光滑的为好。打开壶盖,闻其壶内气味,正常的除瓦味无任何杂味为佳。选紫砂壶要区分理和趣两个方面。若壶艺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计较于壶的容积的宣大宣小,嘴的宜曲宣直,盖的宜昂宜平,身段的或高或矮,侧重于从沏茶品饮的方面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

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盖子是昂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心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到美的本质以后才能加以评点。

从这样的审美态度做出发点,才能赢得爱好砂艺者的共鸣,当然,作为一件实用工艺美术品,它的适用性也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服感可以愉悦身心,引起和谐的兴致,紫砂茶具色泽多数较深暗,对于外形美观的茶叶,用它泡茶,对茶叶汤色均不能起衬托作用,也难以观姿察色,这是其美中不足之处。

总之,选壶也就是依据饮茶的习惯、风俗,有选择的考虑壶体的容量,壶嘴的出水流畅,壶把的端拿省力舒适等等。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眉笔为什么会发白 眉笔为什么一擦就掉了

    眉毛虽然不起眼,确实我们五官中最重要的部门,眉毛的形状决定了一个人的脸型气质。很多小伙伴出门之前不管化不化妆,但是都要画眉毛,画好的眉毛为什么一擦就掉了呢。眉笔为什么会发白眉笔...

    品牌查看全文>>
  • 发动机爆震是什么表现?

    发动机爆震会有的表现:1、爆震一般表现为驱动发动机“咔嗒”的节奏,声音稍等脆脆,也有点像轻敲三角铁的声音一样;2、如果高速节气门全开,或爬坡的时候,声音会比较大,有点类似于金属...

    问答查看全文>>
  • 2022元旦跨年说说文案励志正能量

    1、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2、惦记深,情意浓,伴着跨年传思念;字带情,句带意,带着新年的喜庆;喜连连,笑哈哈,愿你开怀在跨年;问候真,祝福到,祝你好运幸福绕...

    说说查看全文>>
  • 天气降温文案(天气冷文案说说心情)

    1、天冷了自己多带件外套,下雨了自己带伞,手冷自己就买杯热奶茶,别亏待自己。2、冬天它非礼我,老是冻手冻脚的。3、天冷了自己多带件外套,下雨了记得自己带伞,手冷自己就买杯热奶茶...

    句子查看全文>>
  • 2022年的升学祝福短语

    1、人生四喜有其一,魁元八方独熬头,横批:金榜提名。2、大本领人平素不独特异处;有学识者终生难有满足时。3、严教严管倾一腔热血培育新秀,重德重才下一翻苦心浇灌桃李。4、入学喜报...

    祝福语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