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哪些茶适用于煮茶器

人气:157 ℃/2024-04-04 01:41:46

哪些茶适用于煮茶器?

1、绿茶 | 宜鲜饮不宜煮茶

绿茶,尤其是高级绿茶,通常采用细嫩的芽叶制作,清汤绿叶,宜尝鲜。

冲泡水温一般在80—95℃,用玻璃杯或盖碗冲泡为佳,不宜闷泡和闷煮。如果用过高的水温冲泡绿茶,绿色的芽叶和汤色就会变暗,鲜度降低,滋味变苦。

因为绿茶中的氨基酸和茶多酚是游离的,非常适合鲜饮,是有效的抗氧化物质,有美容、消炎等功效。而如果用来煮茶,这些物质就会迅速被氧化,而失去其原有功效。

2、红茶 | 宜清赏宜调饮

红茶富于变化却十分包容,清饮可赏其色香味,红茶调饮更是在全世界玩出了花样。

为了保证红茶滋味的浓厚均衡,红茶的采摘是需要保证芽头率的,芽叶偏细嫩。揉捻发酵后其内含物渗出十分迅速,如果用以煮茶,高温沸水很容易使茶汤变得酸涩。

但煮红茶汤浓香高的特性却十分适合调饮,取红茶之高香,用牛奶、蜂蜜、鲜花等物质去均衡煮红茶的苦和涩,就能获得一款滋味浓厚,茶香满溢的暖心饮料了。

3、乌龙茶 | 新茶宜泡老茶宜煮

乌龙茶(青茶),属于半发酵茶。乌龙茶既有红茶的韵味,又有绿茶的鲜爽,其制作工艺是最具变化的。

①新茶和轻焙火的乌龙茶不建议煮茶

此类乌龙茶宜用盖碗或紫砂壶高冲快出,花香浓郁,汤鲜爽甘甜。如果用来煮,就会闷出类似菜叶的“熟气”来。

②陈年的铁观音、岩茶等,建议冲泡几次后煮茶

如果说冲泡的是十年的老茶,那么煮茶的过程相当于将茶叶迅速再变老十年,那种从骨子里煮出来的醇厚与回甘,拼的是茶叶先天的积累。

4、白茶 | 嫩茶宜泡老叶宜煮

茶,是最自然的茶,传统工艺白茶经阳光晒干或文火烘干而成,“绿妆素裹”,汤色清淡。

根据采摘部分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白毫银针为纯芽,白牡丹一芽一二叶,寿眉一芽三四叶。

①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宜冲泡

冲泡银针和白牡丹的水温建议在90℃左右,甚至更低。白茶满身覆有白色的绒毛,冲泡得宜有淡淡的奶香味,口味清甜如蜜。如果冲泡水温过高则容易苦涩且有青气。

②寿眉宜煮

寿眉可以泡过之后煮,也可以直接煮(直接煮建议延长润茶时间)。尤其存放过3年以上陈放的寿眉,滋味由甘甜和清香,转为醇和温润,煮过之后更有枣香,根据个人的需要还可以在煮茶中加入枸杞,有很好明目滋润的功效。

5、普洱/黑茶 | 新茶宜泡,老熟茶宜煮

①普洱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条索粗壮但相对还是属于新嫩组织。

新制的普洱生茶,适宜冲泡,其滋味醇厚,因其内涵丰富,可在口腔形成明显的回甘现象。若用高温水煮,则容易浓度过高,苦涩重,还会有熟菜叶的青气。

②存放十五年以上的老生茶、黑茶、普洱熟茶以及普洱老黄片,均可用以煮饮。

煮茶要有煲鸡汤的耐心,大火煮沸,文火慢煮,在水逐渐升温的过程中,茶叶的内含物在不同的温度下一点点被萃取出来,将稀薄的水煮成醇厚的汤,就是煮茶人静心和修炼的过程。

对于茶而言,不要害怕青涩的粗糙,慢慢来,时间会给你成熟的甘甜。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韩后洗面奶好用吗 韩后洗面奶是氨基酸吗

    韩后作为一个大品牌,其中的产品肯定是非常多的,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韩后的洗面奶吧!韩后洗面奶是不是氨基酸洗面奶呢?韩后洗面奶好不好用呢?韩后洗面奶是氨基酸吗韩后洗面奶不是氨基酸洗...

    品牌查看全文>>
  • 奔驰E260L刹车油多久换,E260L刹车油品牌型号及更换教程

    奔驰E260L刹车油更换周期为2年,采用奔驰原厂品牌,型号为DOT4。奔驰E260L刹车油更换教程1、抽取刹车油需要一个接装的壶。这里建议最好不要采用古老的踩踏法,这种方法会残...

    问答查看全文>>
  • amg属于什么公司

    AMG是戴姆勒奔驰旗下的公司,是德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公司,在1967年成立,每年可以生产大约12000辆汽车,在70年代时期在德国风靡一时,取得不小成就。Amg在上世纪70年代建...

    问答查看全文>>
  • 电脑屏幕有重影如何消除

    不仅人会重影,电脑屏幕也会有重影现象,不用担心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还不会解决电脑重影的小伙伴就往下看看我为大家提供的电脑屏幕有重影的具体操作方法吧。具体方法如下:本次操作以de...

    科技查看全文>>
  • 圆尾肉是哪个部位

    圆尾肉是哪个部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圆尾肉一般来说指的是尾巴部分的肉,这个部位的肉通常是具有皮比较多、脂肪量少等特点,但可能胶质会比较重,这个部位的肉适合制成卤菜...

    生活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