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白毫银针是什么茶,有哪些显著特点

人气:255 ℃/2024-12-23 09:00:01

白毫银针,创制于1796年,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白毫银针的特点: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的产地:白毫银针因产地和茶树品种不同,又分北路银针和南路银针两个品目。

北路银针-福鼎市

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外形优美,芽头壮实,毫毛厚密,富有光泽,汤色碧清,呈杏黄色,香气清淡,滋味醇和。

福鼎大白茶原产于福鼎的太姥山,太姥山产茶历史悠久,有人分析,陆《茶经》中所截"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就指的是福鼎太姥山。清代周亮工《闽小记》中曾提到福鼎太姥山古时有"绿雪芽"名茶,"今呼白毫"。如此推来,福鼎大白茶品种和用其芽制成的白毫银针,历史相当久远矣。

南路银针-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

茶树品种为政和大白茶。外形粗壮,芽长,毫毛略薄,光泽不如北路银针,但香气清鲜,滋味浓厚。政和大白茶原产于政和县铁山镇铁山高仑山头,于十九世纪初选育出。政出白毫银针,则随政和大白茶的利用应运而生。1910年,松政县城关经营银针的茶行,竟达数十家之多,畅销欧美,每担银针价值银元三百二十元。当时政和大白茶产区铁山、稻香、东峰、林屯一带,家家户户制银针。

白毫银针其“针”大有乾坤,分尾针、头采针,头采针里又数米针最为珍贵。

所谓的尾针,就是每年白毫银针采摘季,最末尾那几天采摘下来的银针。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相对应的,有尾针,自然就有头采针。

头采针,顾名思义,就是春茶季头几天采下来的白毫银针。头采针,是春茶发出来的第一批芽头,由于茶树休养了一个冬天,养分吸收不均匀,所以,头采针发育特别不均匀,有的大有的小。在珍贵的头采针里,有一些只有米饭粒大小的,称为米针,是珍品中的珍品,营养价值和口感都是顶级的。

白毫银针是落入凡间的珍宝,19世纪就开始外销,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药用历史。白毫银针在国外最初是以药物在药店进行售卖,或者被放在百货商店的美容化妆品中出售。

奢侈品牌香奈儿选择白茶提取液制作舒缓保湿的护肤品,美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雅诗兰黛,提取白茶活性成分,制作了著名化妆品系列“完美世界”,其能够抵御皮肤被环境侵蚀,并进行自动修复。安利公司也萃取了白茶中的活性成分,专门用以制作白茶洗面奶和牙膏。

对于白茶护肤品来说,喝白毫银针更是从内而外的滋养。清代周亮工在《闽小纪》:“太姥山有绿雪芽茶。”卓剑舟在《太姥山全志》中按:绿雪芽,今呼为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一种贵重的中药),为麻疹圣药,运售外国,价与金埒。

白毫银针因其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处处受尽追捧。“女儿不慕富豪家,只问茶叶和银针”。古代富家女子出嫁时,在嫁妆中少不了的是锡罐装的白毫银针。

在湿热战乱的东南亚,白茶对高发的麻疹疗效极佳。作为能治病的茶,白毫银针清热解毒,在小孩发烧不爱吃药时,亦可多喝白茶。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白岩松的一句话

    1、我终于明白,**的不是我,而是这个时代,是人心。2、当世上所有人都把欲望当理想,把世故当成熟,把麻木当深沉,把怯懦当稳健,把油滑当智慧,那只能说这个社会的底线已被击穿,所以...

    语录查看全文>>
  • 美容养生秘方

    美容就要有方,很多人为了美都是盲目追随的,这样的后果往往都会让我们失望不已,因为每个人所需要的护肤效果不一样,每个人的肤质也不一样。但是有一些千年流传下来的古方,不仅是经过是时...

    冷知识查看全文>>
  • 油品添加剂是什么?

    油品添加剂是溶解在基础油中的物质,能够显著改善和改变润滑油的化学性质和内部特性:1、超强的极压抗磨性能、高承载性能、边界润滑性能;2、高效润滑剂的基础润滑性能、油性剂的强吸附减...

    问答查看全文>>
  • 福特锐界节气门怎么清洗,锐界节气门清洗方法

    福特锐界节气门清洗方法:清洗节气门,最好不要停车后马上进行,因为机舱内温度较高,有可能烫伤皮肤,建议停车一段时间,待机舱温度降低再进行。开始清洗前首先需要确定节气门的位置,节气...

    问答查看全文>>
  • 2021早晨正能量的朋友圈说说

    1、有时,我们以为赢了,其实,我们输了!因为,我们赢了"面子",却输了"里子"!早安!2、面对机会,你要勇敢,输也罢赢也罢,都是一种经历...

    说说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