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阳光的味道,带你了解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过程

人气:145 ℃/2024-12-30 08:15:33

正是因为坚持“高山、明前、茶芽”的三大标准,在采摘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十不采的原则,和原生态茶园产地、原料、阳光、传统工艺、品质领先的软硬件,每道工艺流程缺一不可,始得有优质的银针新品。

白茶制作技艺是一项操作技术性的工艺流程,有一定的制作程序和方法标准,包括初制和精制两个工艺流程:

《1》

白茶初制工艺流程是采青、萎凋、烘焙、毛茶。

采青

鲜叶采摘要求是茶鲜叶原料嫩度适中,采摘的过程必须遵循“十不采”原则:雨天不采,露水未乾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

采摘时,轻踩轻放,容器内茶叶不可过多,尽量减少发热,采摘容器需通气良好。

萎凋

萎凋是白茶加工中的第一道工序,也是重要的工序。萎凋工具可用水筛或萎凋簾进行。萎凋前将摊晾叶摊晾在水筛或萎凋簾上,每筛摊晾叶数量约300克,萎凋簾薄摊每簾摊晾叶量约2-2.5公斤不重叠;不翻动。

萎凋总历时50-70小时。复式萎凋全程进行2-4次,历时1-2小时日光处理。在春季早晚日光不强时轻晒,日照次数和每次日照时间长短应以温湿度的高低而定。春茶初期室外温度25摄氏度,相对湿度65%左右,每次晒25-30分钟,晒至叶片微热时移至室内萎凋。春茶中后期,室外温度30摄氏度,相对湿度57%左右,每次日照时间以10-15分钟即移至室内自然萎凋至适度。

白天日光萎凋,夜晚室内晾青,使得茶青水分吐出,夜间湿度增加使得空气中水分被茶青吸入,一吐一纳,周而复始,利用水汽的游离为载体,完成了茶叶内含物的转化。

两三天的日光萎凋之后,茶叶收起进行再晾,“收水”阶段,此阶段,具体需要多长时间,更是经验的累积,及时观察了。

烘焙

萎凋叶达七八成干时,烘焙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焙温度掌握在50-60摄氏度,摊叶厚度4公分左右,历时10分钟,下焙摊晾1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烘干,第二次烘焙温度要低,温度掌握在40-50摄氏度左右,历时20分钟焙至足干;萎凋叶达九成干时,一次烘焙温度掌握在70-80摄氏度,摊叶厚度4公分左右,历时20分钟焙至足干。

《2》

精制工艺流程分为拣剔、干燥、拼配、匀堆、复焙、装箱。

根据各级产品的品质要求进行拣剔茶叶拣出物,通过剔除混入茶叶中的劣异和非茶类夹杂物达到清洁的目的。按半成品匀堆通知单规定的各堆号茶的数量进行匀堆,上中段茶分散均匀一致。精制白茶装箱前必须经过复焙,俗称复火。

复焙就是除去超过茶叶标准要求的水分,要求含水量是5%-6%左右。最后白茶装箱采用热装法,即匀堆茶随烘随装,茶叶烘到适当的火候时,尚有一些软态,及时装箱不易断碎,装箱操作要轻,包装要求包装物无异味,并有良好防湿、保香、遮光等性能的包装物,以保证茶成品的包装质量。

月如薄纱的温柔,或许只有白毫银针的汤水中才能体会。丰厚的茶氨酸和白毫,是其他品类的白茶所不能企及的天然优势。这种滋味上的珍奇,内物质的丰盈,带来了价格上不可避免的“贵”。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上班风云女主是谁

    上班风云女主是谁?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女主是蒋勤勤,在该剧中蒋勤勤扮演两个角色,一个叫第二梦,另一个叫明月,但是两个角色有着不同的个性,蒋勤勤扮演的十分贴近人物原型,演技也...

    生活查看全文>>
  • 中考常用名言警句 高考常用名言警句

    1、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3、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高,梦想就有多远。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5、正是江南好风...

    名言查看全文>>
  • 关于遗憾的唯美句子说说心情(关于遗憾的说说伤感)

    1、行走过许多美景之地,见闻过不少各异文化。却总是刻意留些遗憾,不为别的,留下了惦念。好比于人,有缺之人比起上下完美者,便可记可念。2、小时候没集齐的,长大了花了几十块钱弥补了...

    说说查看全文>>
  • 一个手开车安全吗?

    单手驾驶相信是很多老司机的习惯,这样并不是不安全,要知道低速行驶时需要驾驶员频繁的时候切换档位,手动挡的车子左手扶住方向盘,右手切换档位再正常不过了,而且现在的方向盘都是电子助...

    问答查看全文>>
  • 升学宴校长讲话范文

    升学宴校长讲话范文,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升学宴校长讲话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写对各位来宾的欢迎;第二部分可以表达对各位老师的感谢,各位同学的道贺;第三部分写对各来宾的祝福。...

    教育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