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传统>正文

白露节气有什么活动?白露有什么忌讳?

人气:487 ℃/2023-06-27 21:39:09

在二十四节气中,白露节气排行第十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那么白露节气有什么活动?白露有什么忌讳?跟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露节气有什么活动?

(1)祭禹王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祭祀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打渔杀家》根据陈忱《水浒后传》改编,又名《庆顶珠》、《讨鱼税》,在舞台上久演不衰。

(2)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做“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 夸张了,不过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很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 龙眼个个大颗,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补,吃了就是补,所以福州人也习惯了这一传统习俗。

(3)吃番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4)喝清茶

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禁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此时,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5)喝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寥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程酒古为贡酒,盛名久远。《水经注》记载:“郴县有禄水,出县东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来,谓之程水溪,郡置酒馆酝于山Ty名日‘程酒’,献同也。”

(6)采集“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偎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模、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有什么忌讳?

白露正是收割、播种庄稼的好时机。因而民间忌讳这日刮风下雨。认为会影响农业的收成。有农谚说“白露日落雨,到一处坏一处”,“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有的谚语甚至说“处暑雨甜,白露雨苦”,苦雨的直接后果是蔬菜会变苦,收割的稻子因此生虫而被蛀空。

白露时节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此时刮风易影响棉花结桃的质量,如谚语所说:“白露日东北风,十个铃子(棉桃)九个脓;白露日西北风,十个铃子九个空。”

白露忌风雨。江苏谚云“白露日东北风,十个铃子(棉桃)九个脓;白露日西北风,十个铃子九个空”。

跨入2020年,流年运势发生变化,及早了解运势能够趋吉避祸,爱情事业双丰收。

  • 车辆行驶证号码是哪个?

    行驶证上除了车牌号、发动机号和车辆识别号之外,没有其他号码:1、机动车行驶证是准予机动车在我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法定证件,《机动车行驶证》是我国法律、法规认可的重要证件,具有非同...

    问答查看全文>>
  • 去污剂哪个牌子好 去污剂十大品牌排行榜

    为您整理了去污剂哪个牌子好,分别有细齿洁/Systema、康贝/COMBI、狮王/LION、妈妈柠檬、榆钧、EUROSPIN、雪吉、LOADRE、卡帕克、宝能达,告诉您2022...

    品牌查看全文>>
  • 怎样建立微信群

    怎样建立微信群呢?不知道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1、打开手机微信,进入微信首页,进入通讯录页面;2、点击“群聊”,进入微信群聊页面;3、想要创建微信群,点击页面右上...

    科技查看全文>>
  • 2023妇女节年度最火的祝福语

    1、妈妈是一首动人的歌,带给我们优美的旋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妈妈是一首悠扬的诗,引导我们仙灵的圣境,授予我们生活的哲理。祝妇女节日快乐!2、今日正值妇女节,愿你快乐笑开颜!...

    祝福语查看全文>>
  • 底盘护甲有必要吗?

    新车必须做底盘装甲,主要原因如下:1、底盘装甲无毒,覆盖率高,附着力高;2、底盘防腐:车底板锈蚀,到了3、5年的车侧梁开始泛锈;3、防石撞: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飞溅小石块,石块...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