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传统>正文

贴秋膘是什么节气风俗 贴秋膘从什么时候开始

人气:487 ℃/2024-08-15 20:53:04

夏季已经过去,逐渐的秋季就要来了,在秋季到来的时候有一种贴秋膘的说法,要是贴秋膘的话要从什么时候开始?贴秋膘是属于哪个节气的风俗呢?

贴秋膘从什么时候开始

立秋节气。

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中医有“苦夏”的说法,即因气温升高出现胃口下降,进食量较其他季节明显减少,并伴有低热、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和体重减轻的现象。因此就需要在秋天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贴秋膘是十分合适的。

贴秋膘是什么节气风俗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

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原来,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东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立秋是农家重视的大节气。有“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要挨饿”的俗谚,提醒人们加紧农事劳作,夺取丰收。农谚则说:“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同样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的说法。意思是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若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丰还会歉收。又如“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即指立秋前刮北风,秋后必会下雨;立秋后刮北风,则冬天可能会干旱。对于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农人来说,立秋的意义可就不仅仅限于吃了。

立秋润燥为主,慎贴秋膘。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秋季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寒凉能清热,甘味食物的性质滋腻,有缓急、和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来,立秋之后,我们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

贴秋膘有必要吗

中医认为,进入秋季后,天气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从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人体亦是如此,故有秋收冬藏之说,人体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们由于频频饮冷,常食冻品,再有夏季暑湿困脾,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多有一定程度脾胃功能减弱,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因此秋天需要适当进补,但中医讲究辨证、辨体质,根据具体情况,也不是人人都能补。

  • 二手车迁出要在原上牌地吗?

    二手车迁出不需要在原上牌地的,提挡过户步流程:1、去车管所咨询。首先去需重新上牌的所在地车管所咨询二手车的允许年限以及二手车排放标准;2、材料的准备卖方材料挡案资料、行驶证原件...

    问答查看全文>>
  • 做人要善良感恩的话语 人应该善良感恩的句子

    1、老师是妈妈,是除地球之外的最伟大的妈妈。2、生命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苦和甜来自外界,体味幸福则来自内心。学会感恩,学会满足,让快乐溢满生命的花篮。只要心是晴朗的就没有...

    句子查看全文>>
  • 全新马自达cx5安全测试怎么样?

    这款全新马自达cx5安全测试还可以,参考:1、长安马自达CX-5在“100%重叠刚性固定壁障正面碰撞”、“40%重叠可变形壁障正面偏置碰撞”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三个项目...

    问答查看全文>>
  • 佛教励志名言

    1、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能把你清丽的容颜展现在我眼前。2、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3、...

    名言查看全文>>
  • 荣威rx5胎压灯怎么消?

    荣威rx5胎压灯消除方法是:荣威rx5胎压灯复位在车辆控制界面,触摸驾驶维护,进入胎压复位界面。确认轮胎无问题后,在停车情况下触摸开始,进行复位操作即可。每当对轮胎充放气或更换...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