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冷知识>正文

为什么用“子虚乌有”形容虚假的东西?

人气:140 ℃/2024-03-25 00:37:50

为什么用“子虚乌有”形容虚假的东西?

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那为什么用“子虚乌有”形容虚假的东西呢?

“子虚乌有”出自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子虚赋》,故事讲的是:楚王派子虚出使齐国,子虚在齐国大臣乌有面前夸耀楚国云梦泽这个地方的广大和楚王狩猎时的盛况。乌有听了之后很不服气,在讽刺反驳子虚夸大其词的同时极力维护齐王的威望,称赞自己的国家。两人也因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子虚和乌有是文章里的两个人物,而这两个人是司马相如虚构出来的,历史上并不存在。所以后世便把这两个假托的人名合成了“子虚乌有”,用来形容完全不存在的事情。虽然人物是想象出来的,但是《子虚赋》这一文词藻华丽,极尽夸张之致,汉武帝看了之后很是喜欢。司马相如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被封为中郎将。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5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