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冷知识>正文

烧伤的急救与初期处理

人气:201 ℃/2024-07-31 08:24:50

秋高气爽,风高物燥。秋季是火灾高发的季节。如何使烧伤者得到正确有效的帮助,减少痛苦和后遗症呢?下面为大家介绍烧伤的急救以及初期处理的措施。

皮肤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脏器之一,占体重的4-6%,如加上皮下组织可占体重的15-17 %,大面积的皮肤缺损,可以破坏人体的内环境,出现各系统的复杂和严重的病理生理变化。

皮肤被烧伤后不仅发生组织坏死和破坏,而且更重要地是失去皮肤原有的功能,形成&ldquo烧伤毒素&rdquo及全身的&ldquo应激&rdquo反应等引起的严重和复杂的后果。

烧伤急救的原则在于使病人迅速解除引起烧伤的原因,并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初期处理或进行转送前必要的急救或准备措施。致伤原因包括衣服着火、热液烫伤、眼部烧伤、磷烧伤、触电等等。

1.危重病员的抢救

包括呼吸心跳骤停,严重呼吸道烧伤伴有呼吸道梗阻,合并外伤有大出血,和骨折。

2.镇静止痛

有吸入性损伤和颅脑损伤、一岁以下婴儿和血容量不足者忌用度冷丁和******。

3.保护创面

将创面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物简单包裹,避免污染和再损伤。

4.转送

严重烧伤病人,在伤后2&mdash3小时内送到医院,否则以待休克期渡过后再转送忌单纯补充水分或口服大量开水,已出现休克,先补足血容量,稳定后再转送。合并有吸入性损伤者在转送前和转送途中要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以防呼吸道梗阻。转送途中尽可能将病人横放或头向后足向前,以防发生脑缺血禁忌使用冬眠药物。

烧伤初期处理是指病人经过现场急救,或经过转送,抵达收治医疗单位后进行的急诊治疗。

1.维持呼吸道通畅

在密闭的空间受伤的经过,口腔粘膜鼻腔粘膜苍白、水肿并有声嘶、呼吸困难或头颈部特别是口鼻周围有深度烧伤。并出现呼吸困难,应抓紧时间作气管切开。目前气管切开的指征较以前放宽。

2.检查有无外伤和中毒

出现颅脑损伤,胸腹部损伤,内脏破裂、穿孔,内出血四肢、脊椎骨折,一氧化碳中毒等,应以抢救生命为主。创面如有可吸收毒物时,应作彻底的清除。

3.尽快建立静脉补液途径

可采用静脉穿刺,静脉插管或静脉切开等方法。伤后超过6小时才进行补液,称为延迟复苏,对病人今后的抢救将带来极大的困难。

4.镇静剂的应用

*********1-2毫克/公斤和异丙嗪:0.5 &ndash 1毫克/公斤(1周岁以下婴儿禁用)或******0.2毫克/公斤(如有颅脑损伤、吸入性损伤和1周岁以下婴儿禁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冬眠药物可加速休克,甚至出现心跳骤停。

5.估计烧伤面积、深度和计算补液量

成人烧伤面积超过40%或度超过20%,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如病人出现无尿、少尿和血红蛋白尿,均需及时处理。

电击伤者需根据尿量来调节输液量,要求尿量超过50ml/小时,并同时补充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凝固堵塞肾小管引致肾小管坏死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6.预防破伤风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1)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成人3000单位,儿童1500单位。电击伤或大片肌肉烧毁的病人应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2)口服或注射抗菌药物。

  • 座右铭家训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2、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3、贫贱不移心智,富贵不忘济贫。4、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5、一粥一饭,...

    座右铭查看全文>>
  • 2020丰田汉兰达新款怎么样?

    2020年汉兰达还蛮好的:1、新一代汉兰达在底盘和动力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进,但是在设计上却有了革命式的变化;2、汉兰达是圆形为设计基本元素的大型SUV,而新的汉兰达就要硬朗很...

    问答查看全文>>
  • 落日余晖的优美句子

    1、北京今天西山落日简直美爆了,看见了落日余晖下佛塔和几百上千只向南飞的乌鸦。2、城市傍晚人来人往的蒸腾而上的热闹气息,漫漫白昼里缓缓来的落日余晖,舍弃聒噪后偶尔有汽车驶过的声...

    句子查看全文>>
  • 进气歧管有机油怎么处理?

    汽车进气管中有机油的原因:1、发动机长时间的怠速 ,空滤脏;2、曲轴箱通风系统堵塞或变形 ,涡轮增压器进回油管堵塞,泄露或变形;3、涡轮增压器的中间壳体润滑油结焦 ,气缸磨损导...

    问答查看全文>>
  • 关于母亲的句子

    1、母亲是我们的挚爱,不论她长得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在孩子眼中,母亲应当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女人。因为她赐予了我们生命,她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没有了母亲的孩子,恰似断线的风筝,...

    句子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