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品牌>正文

小米行车记录仪好用吗 MI行车记录仪质量怎么样

人气:220 ℃/2023-11-17 00:10:08

为您整理了小米行车记录仪好用吗,从稳定性(2级)、画质(4级)、夜视能力(3级)、功能性(1级)等方面让您多方位了解小米行车记录仪,告诉您MI行车记录仪质量怎么样,供您参考选择。

小米在中国的知名度无需多言,其小米生态链布局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行车记录仪领域,小米并无缺席,旗下的“米家”和“小蚁”生态链均有发布相关产品,不过现在行车记录仪业务回到了小米的麾下。

小米在售的行车记录仪只有三款,小米记录仪2、小米记录仪2 2K版、小米后视镜。其中比较值得推荐的是小米记录仪2 2K版,它搭载海思Hi3556处理器和豪威OS05A10传感器,搭配F1.8的光圈,在达到1600p分辨率的同时也能保持不错的夜视效果。

而小米后视镜是比较受欢迎的产品,它搭载Mstar MSC8328Q芯片+SONY IMX323图像传感器,这个配置和以前的米家行车记录仪十分接近,但这款产品只能在屏幕中间显示画面,并不能完全利用5英寸的大屏幕。显然行车记录仪并不是小米的重点关注对象,小米的行车记录仪与同价位的产品相比稍显劣势,但小米在软件方面的强大实力可以为他们的产品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体验。

稳定性(2级)

行车记录仪的稳定性主要是指产品在使用中不出现死机、重启、漏录等问题,可以保证基本录像功能的完好。稳定性主要与行车记录仪的芯片方案有关,主控芯片相当于电脑的CPU,负责图像的采集和压缩。如安霸、联咏、海思等大品牌芯片厂商的芯片集成方案稳定可靠,芯片的运行速度快,在高温、剧烈震动等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

画质(4级)

画质是行车记录仪的重要指标,也是行车记录仪好坏的综合体现,与芯片、图像传感器(感光芯片)以及镜头有关。芯片主要负责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压缩,此外,还能修正美化图像,使图片变得更清晰,同时好的芯片也可以提高视频的流畅度也就是帧率。图像传感器上感光元件的数量成为像素,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通常以像素每英寸PPI为单位来表示图像分辨率大小。目前行车记录仪主流像素在200万-500万之间,不少厂商也应用了800万像素的行车记录仪。

夜视能力(3级)

在夜晚或其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拍摄影片很容易因镜头的采光不足而漆黑一片,不能看清画面细节,因此,夜视能力对行车记录仪尤为重要。目前,厂家通常采用配备大光圈镜头(f1.8、f2.0)、CMOS图像感应器等方案增强行车记录仪的夜视效果。光圈大小可决定镜头的进光量,光圈在数值上越小,其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也有更好的景深效果。如果想在夜晚也能够清晰拍摄,建议选择大光圈(F值小)的产品。目前市面上中端以上的机器,夜视效果都够用,但如果要在全黑的环境下实现清晰录制,配备Sony starvis模组的图像传感器会带来更好的夜视效果。

功能性(1级)

随着行车记录仪可联网特性兴起,在保证基础录像功能外,行车记录仪在功能上也越来越丰富。一键拍照、实时视频录制分享、ADAS车辆安全系统、GPS轨迹记录等功能也越来越受到用户欢迎。功能性指标主要考察行车记录仪在功能上的丰富度。

MI/小米行车记录仪的综合得分是:74。

  • 带月字的成语

    1、常年累月: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2、月落星沉: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将亮时。3、日月无光: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极其黑暗。4、日往月来:形容岁月流逝。5...

    句子查看全文>>
  • 初中八字班训

    1、开拓创新,争优进取。2、切问近思,博学笃志。3、勤学奋进,求实创新。4、好习惯,从小事做起。5、团结互助,勤奋竞争。6、以人为本,共营和谐。7、团结奋进,勇往直前。8、和谐...

    句子查看全文>>
  • 关于价值的句子

    1、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2、生命力同人性一样普通;但是,生命力也和人性一样有时是相当于天才的……3、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

    句子查看全文>>
  • 隔离和防晒哪个先涂 先涂隔离霜还是先用防晒霜

    隔离霜和防晒霜都是可以保护肌肤的,但是隔离霜和防晒霜属于两种类别的产品,隔离霜属于化妆品,防晒霜属于护肤品,两种产品的使用顺序和方法要弄对。防晒霜是什么平时我们用到的防晒霜会分...

    品牌查看全文>>
  • 1.8T领驭暖风不热原因是什么?

    1.8T领驭暖风不热原因是:空调滤芯脏堵了,从而影响到暖风的制暖效果;节温器坏了,使冷却系统过早地进行大循环导致暖风不热;暖风控制按钮坏了,不能传递相应的暖风供应信号,导致暖风...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