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品牌>正文

黑糯米怎么做好吃 黑糯米和血糯米一样吗

人气:345 ℃/2023-05-21 16:08:18

黑糯米不仅吃起来软软糯糯的,口感比较好,而且本身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适当的吃些黑糯米有益于我们的人体健康。今天教大家几道黑糯米家常菜,快点学起来吧。

黑糯米怎么做好吃

黑糯米莲藕

食材:莲藕1节,黑糯米30克,蜂蜜适量

做法:

1、将黑糯米提前2个小时泡发;

2、将莲藕清洗干净之后,刮去外皮,再切掉一边的连节;

3、将黑糯米塞到莲藕孔里面,放入上汽的蒸锅,大火蒸30分钟,蒸好之后取出;

4、将莲藕切成约2毫米的薄片,莲藕夹杂着黑糯米饭非常的香,摆入盘中后,淋入适量的蜂蜜即可开吃。

黑糯米饭拌芒果酸奶

食材:黑糯米50克,酸奶1瓶,芒果1个

做法:

1、提前将黑糯米蒸成饭;

2、准备一个汤碗,放入酸奶,再将芒果去皮后,切出果肉,放到酸奶上面,再放入黑糯米饭,搅拌均匀即可开吃,又香又糯,非常的好吃。

血糯米红枣粥

食材:赤小豆1/2杯,紫红糯米1杯,红枣12粒,冰糖6克,水1.5升

做法:

1、赤豆和血糯米混合,泡水过夜;

2、将赤豆、血糯米加水烧开,倒入慢烧锅,开大火烧4小时,加入洗净泡开的红枣和冰糖,继续小火烧2小时即可 。

血糯米八宝饭

食材:白糯米500克,黑糯米500克,红枣、猪油、糖。

做法:

1、先将黑糯米和白糯米一起淘洗干净,然后用水浸泡三至五小时,使糯米充分吸收水份;

2、把混合的糯米放入电饭煲里,休息一会儿,再将处理好的红枣、干果等食材一起放入锅中,随糯米煮成饭;

3、将蒸好的血糯米饭拌上猪油和白糖,放上少许干果,在碗里压实,最后扣到盘子里就成了。

不宜吃糯米的人群

1、湿热痰火偏盛之人。凡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2、病后消化力弱者。糯米黏腻,若作糕饼,更难消化,病后消化力弱者忌食糯米糕饼,此时患者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糯米不利于康复。

3、糖尿病人。因为糖尿病患者是对糖的代谢不正常,忌食多糖食物,而米饭在体内即水解成葡萄糖,尤其是糯米食品,含糖量更高,故当忌食之。

4、胃肠道病患者。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糯米,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5、老人和儿童。糯米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果吃得多了,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黑糯米和血糯米一样吗

黑糯米就是血糯米,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黑糯米是带有紫红色的种皮的大米,因为米质有糯性,且有较好的补血效果,所以又称为血糯米、补血米、长寿米。

黑糯米食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1、黑糯米煮饭:黑糯米和百米或者莲子麦片等混煮成饭,味道极香,而且营养价值很高。

2、黑糯米熬粥:黑糯米熬制成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很有滋补作用。

3、做点心:黑糯米还能做成各种点心,味道独特,特殊的香味令人食指大动。

食用注意:

1、一般人群都可以吃黑糯米,特别适合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病后体虚以及贫血、肾虚者食用。

2、阴虚火旺的人吃黑糯米要注意,不能过多,以免导致上火。

  • 轮胎鼓起来了一个小包 怎么处理

    轮胎鼓包一般出现在胎侧,轮胎侧面是轮胎最薄最脆弱的地方。胎侧没有钢带,但是它有一层帘布层,有帘布线支撑着。有时候一不小心轮胎撞到马路牙子上就会出现鼓包现象。如果轮胎有鼓包,建议...

    问答查看全文>>
  • 爱情保卫战老涂语录

    1、这不是爱情,这只是那些膜拜金钱之人买卖爱情的附加作用,但这确实是为财富进行二次分配的有效办法!3、钱是人的第六感,若是没有钱,其他的五感基本瘫痪,即便运行正常也是徒劳!4、...

    语录查看全文>>
  • 关于家的优美语句 关于家的唯美句子

    1、岁月的无情终挡不住案母对家的渴望,他们深知对家有一份责任,为此他们一直在默默的奋斗,在为这个家无私的付出着,二十六载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我家三次变迁的历史画卷。2、家是一只船...

    语录查看全文>>
  • 汽车继电器发热还哒哒响是怎么回事?

    汽车继电器发热还哒哒响的原因:1、接点部位中心发生异常发热,且接点有熔断、熔解、溶解固化等现象发生,动作不良。那是因为接点反复开关造成开闭电弧的连续发生;2、继电器内部的回路发...

    问答查看全文>>
  • 关于诚实守信名言名句

    1、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2、诚信是品牌,是信誉,更是竞争力。3、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4、诚信,一份双赢的合同。6、家事国事天下事,诚实无小事;党心民心...

    名言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