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问答>正文

为什么回路电流走零线不走地线而漏电流走地线不走零线?

人气:328 ℃/2024-09-26 05:25:12

这个问题只能针对单相负载而言,象三相电动机这类负载不用零线,也就不存在零线电流。单相负载的回路就是由一根火线l与一根零线n连接用电器组成,保护接地线pe连接用电器外壳。正常情况下工作电流(回路电路)就从火线l进经过用电器后从零线n出,这是工作电流的必经之路。如果用电器漏电了,也就是电器内部某个地方与外壳的绝缘损坏了,从电器内部增加了一条与外壳连通的支路,使外壳带电。由于外壳已与接地线pe连接,那么漏电电流就从电器内部到外壳到接地线pe形成回路,这就出现了题主的问题。

为什么?那是因为工作电流(回路电流)只能走火线与零线,漏电电流只能走地线,这是人为规定了的,如果走错了(没按规定接线)就会出安全问题。

零线地线的原理是什么?

目前我们使用的低压配电系统习惯叫三相四线,有三根火线与一根零线组成,实际上还有一根保护接地线简称地线。根据保护接地线来源的不同,常用的低压配电系统分以下几种。

a、b、c是三相变压器的三个低压线圈,(高压线圈未画出)l1、l2、l3是三根火线,它们之间的电压都是380v,a、b、c三个线圈尾端连接在一起,组成中心点n,中性点引出的n线叫中性线,任一根火线与中性线n之间的电压是220v。

由于中性点n通常是接地的(也有不接地的),因此中性点n对地电压为零,所以习惯把中性线n称为零线。

tt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点n的接地与保护接地线pe的接地是分开的,各自独立接地。这种系统主要适合农村分散供电,各家各户自己打接地极引出pe线。

tn-s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点n与保护接地线pe共用接地极,这样pe线与n线一样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这种系统有称为三相五线制的,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低压配电系统,一般工厂企业、居民小区有单独变压器供电的都用这种系统。

tn-c系统是在tn-s系统出现之前普遍采用的低压配电系统,其持点把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合二为一,组成保护接地中性线pen。这种把保护线与工作零线合并的系统,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设备外壳对地有电压,在发生pen线断裂故障时,设备外壳会出现危险电压,因此这种系统目前基本被淘汰。

tn-c-s系统是把tn-c系统过渡到tn-s系统的形式,pen线在进入用户总配电柜时进行重复接地,然后分别引出中性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实际使用与tn-s系统相同。

无论什么系统单相设备都是接在三根火线之中的一根火线与零线之间,而保护接地线接设备外壳。实际使用中保护接地线一定要用黄绿双色线,如下图这种线。

保护接地线pe不允许与零线n合并,也不允许相互调换。这就保证了单相设备的工作电流(回路电路)只走火线与零线,漏电电流走保护接地线。

只有tn-c系统例外,因为它把pe与n线合并了,所以无论是回路电流还是漏电电流都走保护接地中性线pen。这样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所以很少采用了。

可见零线n是有电流的,也有一定对地电压,虽然在三相负载平衡的情况下,零线电流为零,但实际当中不可能达到完全平衡,零线电流也就不会是零。而保护接地线pe在系统正常时是无电的,只有在故障状态才会有漏电电流。

  • 比亚迪宋混动版油耗怎么样?

    比亚迪宋混动版油耗7个左右,参数:1、还算比较省的,毕竟这么大车呢,另外有人开出了4.3的油耗,也是没sei了,其实宋这款车用着挺不错的,配置丰富,动力足够,没啥小毛病,开着很...

    问答查看全文>>
  • 2023年你好年度热搜文案说说

    1、把2023年的开心继续下去,把2023年的运气聚攒下去,把2023年的斗志坚持下去,把2023年的拼搏紧张下去,把2023年的梦想奋斗下去,把2023年的'成功延续...

    说说查看全文>>
  • 首次保养需要换什么机油?

    建议使用5w三零的全合成机油,需要注意:1、发动机机油变质的前提分为: 厚油层氧化:发动机油底壳的机油是处在厚油层,在低压和低温的情况下,不具备深度氧化的条件。属于轻度氧化,主...

    问答查看全文>>
  • 车牌安装要不要螺母?

    车牌安装要螺母的:1、汽车号牌一般上牌时车管所提供上牌服务的,螺丝,螺母和防盗螺母都是安装时要用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36—2007)7.1安装:a) 前号牌...

    问答查看全文>>
  • 形容父爱最经典的句子 父爱如山的唯美句子

    1、父爱是一座山,不管你是成功或失败,都默默的注视着你,给你厚实的依靠。2、父爱像一本厚重的书,耐人寻味;父爱像一杯甘醇的酒,回味无穷。3、父爱是博大且深沉的,像一盏灯,为儿女...

    句子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