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宫里25000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她摸了近40年

人气:381 ℃/2023-10-16 04:56:43

图为:茶器一组(清雍正)

在茶圈里面,“廖宝秀”三个字可以说是一块金字招牌,茶器方面有什么问题找她准没错,她只要提供了回答,一定是最靠谱的。廖宝秀1979年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是器物处研究员。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大约有2万5千件瓷器,她埋头于陶瓷器中,一研究就是近40年,“可以说这两万多件瓷器,我基本上都上手过。”中国人饮茶史上许多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是经由她的研究,才得到解答。

比如,古代人到底是怎么喝茶的?宋代的“点茶”“斗茶”,是怎么回事?“煮茶”和“煎茶”,有什么区别?唐人的“末茶”,如何变成了日本人的“抹茶”?现代人的泡茶法兴起于何时、如何演变而来?这些问题,她都通过详尽确凿的资料,一一进行考证、核实。

今年年初,北京故宫出版社出版了《历代茶器与茶事》,是她三十多年来研究成果的结集,借此机会,我们和她好好聊了聊茶,了解了我们祖先的传统,今人的传承。

图为:茶器一组(唐)

我最早是对陶瓷感兴趣,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之后,一直都在研究陶瓷。陶瓷器里面有很多都是茶器,我自己喜欢品茶,对茶文化又有兴趣,所以就顺便研究了茶器。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大约有2万5千件瓷器,其中绝大部分是清宫旧藏,大约有2万4千多件。

我不敢说这些瓷器我全部都上手摸过,因为有一些同样品类的器物,譬如说明代宣德年制青花缠枝莲纹瓷碗,可能有一二百件,我们只从里面选最好的来展览。但是清点的时候会上手。可以说这两万多件瓷器,我基本上都上手过,有的不止一遍。

图为:磁胎画珐琅青山水白地茶钟(清雍正)

图为:斗彩花鸟纹提梁壶(明万历)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的第一个工作是日文导览。那是1980年代,那时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览不会明确说明,某个器物是作什么用途。所以我常常会遇到客人问我说,这个碗是作什么用?是饭碗呢,还是茶碗?这个杯子是作什么用?是用来喝酒呢,还是喝茶?所以最早的研究初衷,是想要了解清楚,这些器物原本的功用到底是什么,来解答客人的疑问,也是我自己的疑问。

图为:《活计档》书影(清雍正)

后来,我主要是看到了现藏于中国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养心殿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这是清宫的制作档案,清宫不管做什么,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东西,譬如说今天皇帝命令臣下要去裱一张画、用一个钉子,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就像流水账一样。从这个档案上,可以看到都制作了哪些茶器,有茶壶、茶碗,也有茶钟、茶盘、乾隆茶具(茶赢、茶棚)等。

图为:《珐琅玻璃宜兴磁胎陈设档》(清道光)

北京故宫有一套各宫殿的陈设档案,就是说,各个宫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陈设了什么物件,都有一本档案来详细记录。其中有一本叫做《珐琅、玻璃、宜兴、磁胎陈设档》,这个档案里记载的,全部都是存放在乾清宫端凝殿的器物。溥仪出宫后,清宫善后委员会要清点故宫的文物,用《千字文》来为每一个宫殿编号,端凝殿编为“列”字号。

图为:端凝殿陈设的“列”字号文物

“列”字号的陈设文物后来全部迁移到了台北故宫。这样一来,相当于文物的实物保存在台北故宫,记载实物的档案保存在北京故宫。拿实物和档案一对照,我们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每一件器物的名称、用途到底是什么,其中哪些是茶器。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至理名言

    1、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2、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3、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4、命运捉弄人,自己何必再捉弄自己的人生。5、记住。...

    名言查看全文>>
  • gl8油箱盖开关怎么打开,gl8油箱多少升

    进到驾室,在车里主驾的地方找寻油盖的按键开关。扭开按键后油盖弹出;反方向扭开机油箱内盖,将内盖挂在外面盖里侧的挂钩上即可。别克gl8车身的大小是1878mm、1776mm,汽车...

    问答查看全文>>
  • 发动机冲缸要维修什么东西?

    发动机冲缸要维修的东西如下:1、只要是冲缸不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也没造成附带损伤只要换机油换缸垫就可以正常运行了,不用大修的;2、发动机冲缸要换气缸床垫,很便宜的,具体要看什么车,...

    问答查看全文>>
  • 2022年猪年个性签名 个性签名

    1、送你“幸福果”,愿你事业红红火火;送你“快乐橘”,愿你生活甜甜蜜蜜;送你“吉祥橙”,愿你猪年心想事成...

    签名查看全文>>
  • 汽车空调低压压力多少正常?

    汽车空调低压压力在0.15至0.25MPa之间正常,如果低压压力高出或低于此范围,都说明是膨胀阀调节不正常,压缩机如有问题不在此范畴。测量空调系统的高低压压力,发动机应处怠速运...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