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铁观音茶艺表演的冲泡方法

人气:378 ℃/2024-08-27 01:41:01

铁观音茶艺表演冲泡方法,一共分为15个步骤。

第一道:展示茶具

安溪盛产竹子,茶匙、茶斗、茶夹、茶通都是竹器工艺制成的,这是民间传统惯用的茶具。茶匙、茶斗主要用于装茶,而茶夹是用来夹杯洗杯的。

第二道:烹煮泉水

茶叶的冲泡过程中,水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水质不好,将直接影响到茶的色、香、睐、因此人们常说好水出好茶。安溪铁观音的冲泡,泉水的烹煮温度一定要达到100'C,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铁观音独特的香韵。

第三道:沐霖瓯杯

这一步骤也称之为“热壶烫杯”。要注意先后顺序,先洗盖瓯,再洗茶杯,这一步骤这不仅能够使瓯杯保持一定的温度,而且讲究卫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第四道:观音人宫

右手拿起茶斗把茶叶装入,左手拿起茶匙将茶斗中的名茶铁观音装入瓯杯,美其名日“观音人宫”。

第五道:悬壶高冲

铁观音的冲水以高冲为宜,具体操作方法是:提起水壶,对准瓯杯,先低后高冲入,使茶叶随着水流旋转而充分舒展。

第六道:春风拂面

左手提起瓯盖,轻轻地在茶面上绕一圈,目的是将浮在茶面上的泡沫刮起,然后右手提起水壶将瓯盖冲洗干净,即“春风拂面”。

第七道:瓯面酝香

作为乌龙茶中的极品,铁观音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以及十分精湛的采制技艺,都是其具有独特香韵的原因所在。铁观音一直都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誉,具有防癌、抗衰老、美容、降血脂等特殊功效。

茶叶下瓯,冲入开水后,须等待一至两分钟,以使茶叶中独特的香和韵充分地释放出来。如果时间太短,则色、香、味不易显示出来,时间太久,又会“熟汤失味”,因而等待的时间一定要适度把握。

第八道:三龙护鼎

斟茶时,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夹住瓯杯的边沿,食指按在瓯盖的顶端,提起盖瓯,将茶水倒出,伸出的三个手指正如三条蚊龙,盖瓯恰似一只鼎,即“三龙护鼎”。

第九道:行云流水

提起盖瓯,沿托盘上边绕一圈,把瓯底的水刮掉,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以有效防止瓯外的水滴人杯中。

第十道:观音出海

“观音出海”民间也称之为“关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依次按巡回法均匀地斟人各茶杯里,斟茶时应低行。

第十一道:点水流香

“点水流香”也就是民间常说的“韩信点兵”,就是当茶汤斟到最后瓯底时是茶汤中最浓的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从而使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第十二道:敬奉香茗

茶艺表演者双手端起茶盘彬彬有礼地向各位嘉宾、朋友敬奉香茗,行注目礼。

第十三道:鉴赏汤色

品饮铁观音,不要急于入口,应该首先观茶色,真正优质的铁观音的汤色清澈、金黄、明亮,让人赏心悦目。

第十四道:细闻幽香

观茶色之后,开始闻其香,铁观音的香气,在茶香中夹杂着馥郁的兰花香、桂花香,清气四溢,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第十五道:品啜甘霖

观茶色之后才开始品其味,小口品啜铁观音,韵味悠长,当你轻轻呷上一口含在嘴里,缓缓送入喉中时,会觉得口舌生津,齿颊流香,“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最怡人”。若能得以品出名茶铁观音的独特韵昧,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打吊瓶能清除积碳吗

    打吊瓶是可以清除一部分积碳的,但是这种方法清除积碳的效果是不好的,所以建议车友们不要使用打吊瓶的方法来清除积碳。有很多修理厂都会使用打吊瓶的方式来清除积碳,这种方法的效果很差。...

    问答查看全文>>
  • 小孩咳嗽偏方 有效治疗小孩咳嗽的方法

    冬季本身温度就比较的低,很多小孩在冬天可能稍不注意便会感冒。小孩在冬季咳嗽是最常见的一种感冒,很多大人对于小孩咳嗽的一些治疗偏方都不是很了解,所以为了小孩身体的健康,大家在日常...

    冷知识查看全文>>
  • 大众途观有防撞钢梁吗

    大众途观有防撞钢梁的,防撞钢梁是用冷轧钢板冲压而成的U形槽,与车架纵梁连接,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防撞钢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重要安全装置,绝大多数...

    问答查看全文>>
  • 汽车高温怎么紧急处理

    立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停车,但千万不要立即熄火,需要让车辆保持怠速运转继续散热。同时打开发动机盖提高散热速度,并观察发动机内的散热风扇是否运转。夏天汽车在日常驾驶过程中需要注意发...

    问答查看全文>>
  • 哈弗h4电瓶多久换一次,哈弗h4用什么电瓶好?

    哈弗h4跟换蓄电池的话,型号可以参考用户手册里的蓄电池型号来进行更换。一般来说,汽车电瓶寿命在三到五年。但在平时生活场景中,很多车主因为一些不恰当的用车习惯,导致电瓶长时间处在...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