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铁观音茶艺表演的冲泡方法

人气:129 ℃/2024-08-27 01:41:01

铁观音茶艺表演冲泡方法,一共分为15个步骤。

第一道:展示茶具

安溪盛产竹子,茶匙、茶斗、茶夹、茶通都是竹器工艺制成的,这是民间传统惯用的茶具。茶匙、茶斗主要用于装茶,而茶夹是用来夹杯洗杯的。

第二道:烹煮泉水

茶叶的冲泡过程中,水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水质不好,将直接影响到茶的色、香、睐、因此人们常说好水出好茶。安溪铁观音的冲泡,泉水的烹煮温度一定要达到100'C,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铁观音独特的香韵。

第三道:沐霖瓯杯

这一步骤也称之为“热壶烫杯”。要注意先后顺序,先洗盖瓯,再洗茶杯,这一步骤这不仅能够使瓯杯保持一定的温度,而且讲究卫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第四道:观音人宫

右手拿起茶斗把茶叶装入,左手拿起茶匙将茶斗中的名茶铁观音装入瓯杯,美其名日“观音人宫”。

第五道:悬壶高冲

铁观音的冲水以高冲为宜,具体操作方法是:提起水壶,对准瓯杯,先低后高冲入,使茶叶随着水流旋转而充分舒展。

第六道:春风拂面

左手提起瓯盖,轻轻地在茶面上绕一圈,目的是将浮在茶面上的泡沫刮起,然后右手提起水壶将瓯盖冲洗干净,即“春风拂面”。

第七道:瓯面酝香

作为乌龙茶中的极品,铁观音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以及十分精湛的采制技艺,都是其具有独特香韵的原因所在。铁观音一直都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誉,具有防癌、抗衰老、美容、降血脂等特殊功效。

茶叶下瓯,冲入开水后,须等待一至两分钟,以使茶叶中独特的香和韵充分地释放出来。如果时间太短,则色、香、味不易显示出来,时间太久,又会“熟汤失味”,因而等待的时间一定要适度把握。

第八道:三龙护鼎

斟茶时,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夹住瓯杯的边沿,食指按在瓯盖的顶端,提起盖瓯,将茶水倒出,伸出的三个手指正如三条蚊龙,盖瓯恰似一只鼎,即“三龙护鼎”。

第九道:行云流水

提起盖瓯,沿托盘上边绕一圈,把瓯底的水刮掉,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以有效防止瓯外的水滴人杯中。

第十道:观音出海

“观音出海”民间也称之为“关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依次按巡回法均匀地斟人各茶杯里,斟茶时应低行。

第十一道:点水流香

“点水流香”也就是民间常说的“韩信点兵”,就是当茶汤斟到最后瓯底时是茶汤中最浓的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从而使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第十二道:敬奉香茗

茶艺表演者双手端起茶盘彬彬有礼地向各位嘉宾、朋友敬奉香茗,行注目礼。

第十三道:鉴赏汤色

品饮铁观音,不要急于入口,应该首先观茶色,真正优质的铁观音的汤色清澈、金黄、明亮,让人赏心悦目。

第十四道:细闻幽香

观茶色之后,开始闻其香,铁观音的香气,在茶香中夹杂着馥郁的兰花香、桂花香,清气四溢,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第十五道:品啜甘霖

观茶色之后才开始品其味,小口品啜铁观音,韵味悠长,当你轻轻呷上一口含在嘴里,缓缓送入喉中时,会觉得口舌生津,齿颊流香,“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最怡人”。若能得以品出名茶铁观音的独特韵昧,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倒车入位惊艳三招是什么?

    倒车入位根据不同的情况,方法也不同,具体如下:1、非字形停车位,先将自己的车停在车位线旁1.5米处,当车处于隔一个车的车位中间时,方向盘向左打满,往后倒车,感觉车头已经正了,方...

    问答查看全文>>
  • 并蒂莲警告是什么意思 并蒂莲警告是什么梗

    并蒂莲警告,是指的是后面的内容非常甜蜜,有点高甜警告的意思。并蒂莲警告来源:源于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和阿云嘎的CP云次方,在2019.7.03的演出中,因为音乐剧演出需要,郑云龙对...

    热词查看全文>>
  • 19款别克君威怎么连接carplay?

    19款别克君威连接carplay的步骤是:1、打开车载蓝牙和手机蓝牙,车载蓝牙搜索手机蓝牙,匹配新的设备;2、手机端通过APP软件将操作界面传输到车载屏幕上,在车载屏幕上形成简...

    问答查看全文>>
  • 2022手机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手机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呢?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手机市场调查报告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首先可以描写调查报告的目的,第二个就是描写调查的具体过程和数据,第三个要描写调查报...

    教育查看全文>>
  • 枫香树是几级保护树

    枫香树不属于保护植物,年代久远的枫香古树才属于保护植物。我国浙江省衢州市衢州区有一棵约700年的古树,为一级的保护植物。它高达27米,胸围6.5米,被称为浙江省十大树王。现挂牌...

    养花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