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普洱茶区——老乌山

人气:150 ℃/2024-10-02 20:33:42

老乌山是无量山众多支脉中非常引人入胜的一条山脉,这一地带海拔2057至2240米,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年平均气温14.1至15.2摄氏度,年降水量1390至1502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这里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群山绵亘,蜿蜒起伏,重峦叠翠;这里的峡谷深切,悬崖陡壁,奇险壮观;这里湖光水色,溪壑萦绕,碧水深潭;这里村落古旧,民风淳朴,茶叶飘香;这里草木葱茏,群山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被称为“天然氧吧”,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也是野生型栽培型古茶树过渡型共生的大茶区,也是最大的藤条茶区,历来为普洱茶生产的重镇。

01历史人文

老乌山自古以来就产茶,历来是普洱茶生产的重地。据相关考证,当地从唐朝便开始人工栽培茶叶,迄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老乌山以汉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等为主,因茶树资源的丰富,面积仅次于景迈山,从野生型到驯化型再到栽培型均有分布,成为茶树类型不同时代的活标本群落,也是镇沅五大古茶山中古茶树群落分布最多,且拥有全球最大的藤条茶区的茶山,被业界称为“一座活的古茶树博物馆”。

从世界茶史来看,澜沧江中游地区是茶的发源地,又是茶的兴起地,还是古代普洱茶最后的再兴之地,它最后再兴于清朝、盛于民国,解放后沦为下关茶厂原料基地。再次复兴于近年,现今,茶叶一直是这里的支柱产业。

02老乌山古茶园

据统计,老乌山古茶山有野生茶群落8616亩、百年以上的古茶园2870亩;茶园呈块状分布,大多藏匿于无量山中,与原始森林混生在一起,其中,在老乌山上就发现三株很古老的茶树,是目前在镇沅县境内发现的最高大、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坐落于老乌山最高峰和尚寺村地边的一株古茶树,据当地村民传述该树树龄已有上千年,是当地现存古茶树中最大的一棵,树高达9米,树幅跨径约为7.6米,每年可采干茶约15公斤。另外,部分茶园在村寨边,疏于管理,但树势较强,品质相对优良,主要用于晒青茶的制作。

03老乌山藤条茶

藤条茶,是云南先民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云南茶在古代商品中的活见证,是一座活的古茶树博物馆。藤条茶树叶片很少,主干和岔枝裸露可见,岔枝上长着几十乃至上百根又细又软又长的细藤,细藤的下段也裸身无叶,只有藤条的尖顶长着几个嫩芽和几片嫩叶,整棵茶树看上去带有一种柳树低垂柔软的姿貌。藤条茶的存在范围以双江的勐库东半山的坝糯为首,另外在邦协、临翔区的昔归与永德、澜沧等地。在澜沧江的东岸,无量山纵贯普洱市的景谷、镇沅、景东三县,从景东的大朝山东镇开始,穿越镇沅的宝仓山、老乌山,一直延伸到景谷的苦竹山,这绵延将近一百公里的古茶区,拥有20万亩茶地,其中有接近4万亩古茶树,堪称全球最大的古茶树采养区。

04老乌山普洱茶的品质特点

老乌山遍地是好茶,外观上色泽乌润、身披白毫、条索紧结;香气以花蜜香最为明显、还有一些山野气韵、温杯香近梅子香;汤色青黄透亮、油润有光泽、内含物质丰富、光良感很好、很透;滋味劲足、汤厚、底够是它最大的特点,茶汤入口苦涩微显,苦胜于涩,但化开速度很快,生津回甘感受佳,尾水甜等特点;叶底芽叶完整、弹性好、轮廓清晰锯齿明显、茶梗很细。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水果篮怎么包装好看

    水果篮怎么包装好看?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1、选购精致的小篮子。篮子的选购是很重要的,精致的小篮子可以给别人一种美的享受,同时篮子的大小还决定着所装水果的多少。2、选...

    生活查看全文>>
  • 默默奉献的句子

    1、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2、试问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比父母的爱更伟大、更无私...

    句子查看全文>>
  • 晚安语录短句正能量一句话(早安语录正能量短句)

    1、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晚安!2、月夜凉,灯影摇晃,那夜烛火和我一同相思成狂。晚安!3、不后悔,莫过于做好三件事:一是知道如何选择;二是明白如何...

    语录查看全文>>
  • 发朋友圈的酷拽句子

    1、就算有九十九分不满意,只要有一分喜欢就没办法。2、不会再勉强自己逢场作戏了,该笑笑,该闹闹。3、没人会死在别人手里,都是死在自己的热爱里。4、瘦子在叫嚣着减肥、学霸在抱怨自...

    句子查看全文>>
  • 清明节祭英烈的心情语录

    1、致敬我们伟大的“逆行者”,逝者安息,一路走好。2、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缅怀先烈寄托哀思。3、大气豪壮,国威远扬!不忘先烈,奋发图强。4、我们纪念革命先烈,就是要永远不忘他...

    语录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