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唐诗里的酒,唐诗里的茶,唐诗里的快意人生

人气:362 ℃/2024-10-08 19:29:14

唐朝是诗歌的天堂,而酒是诗人的最爱,用“诗酒人生”来形容唐朝文人的生活十分贴切。“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三杯传草圣”的张旭,甚至“诗圣”杜甫等一大批当时的文化名流都是无酒不欢的性情中人。据说杜甫的饮酒诗占他诗歌总量的百分之二十,比李白都多。

唐人写诗,可谓是“诗中有酒”、“酒中有诗”: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流露着潇洒随性;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宁愿典当衣服也要每天饮酒;孟浩然“列筵邀酒伴,刻烛限诗成”可见饮酒赋诗已成为唐朝文人聚会的一种风雅爱好。

除了诗人,唐朝人饮酒之风是盛行于整个社会的,酒已经俨然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无论是富庶的江南还是遥远的边塞,“酒肆”、“酒家”兴盛一时,到处都有随风飘扬的酒旗吸引着人们去开怀畅饮。

唐代的酒种类丰富,档次较高的就是葡萄酒了,“酿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无不透露着对葡萄酒的溢美之辞。史料记载唐太宗在破高昌时获得酿酒珍品马乳葡萄,才将葡萄酒的酿造方法从西域引进回来,而五云浆是传说中的极品美酒,用五云浆来形容葡萄酒,可见其芳香美味了。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光想想这画面就让人陶醉了。据说郁金香是一种香草,有浓烈的香味,古时用来浸酒,用郁金香浸过的酒,呈金黄色,芳香扑鼻。这真是一种神奇的香草,既可以用来给女性染制明艳芬芳的“郁金裙”,还可以调制出馥郁养眼的美酒,可惜现代已找不到这种香草了。

当然,葡萄酒这类的高档酒是普通百姓无福消受的,人们普遍常饮的酒是大米酿成的黄酒,又分为浊酒和清酒。浊酒类似于醪糟,常有细细的米滓浮在酒面上,看上去好像浮着许多蚂蚁,所以唐诗在描写酒时常用到“蚁”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冻醪初漉嫩如春,轻蚁漂漂杂蕊尘”写的就是浊酒。而清酒则是相对品质更高的酒,“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虽说有些文学意味的夸张,但也足以证明清酒的昂贵。

相对于饮酒的潇洒豪放,品茶是斯文雅趣的事。“茶道”一词就源于唐朝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酒和茶都是唐朝诗人的心头好,据说白居易就是“茶铛酒杓不相离”。而我国第一部研究茶的著作《茶经》就出自唐朝陆羽之手,唐朝是全民好茶,而且已经规模化种植茶叶了。

唐朝饮茶大都制成饼状,饮用时碾碎,越细越好,“酒嫩倾金叶,茶新碾玉尘”、“碾成黄金粉,青嫩如松花”的诗句里就可以知道茶粉之细,所以唐朝的茶已经是茶汤了。而他们饮茶也不是泡,而是煮,对水的火候要求十分严格,分为“一沸”、“二沸”、“三沸”,三沸之后“水老,不可食也”。白居易“汤添勺水煎鱼眼”和皮日休“煎作连珠沸”就分别描述了一沸和二沸的情景。同时唐朝人饮茶还要加入盐、胡椒等调味品调味,整个煎茶的程序之繁琐、工艺之考究,令我们现代人叹为观止。

“万里桥边多酒家”、“寒食深炉一碗茶”是唐朝生活的真实写照,太平盛世、繁华共享,唐诗里的酒、唐诗里的茶,都是盛唐气象中平凡人们的快意人生。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记录板哪个牌子好 记录板十大品牌排行榜

    为您整理了记录板哪个牌子好,分别有国誉/KOKUYO、齐心/COMIX、得力/DELI、晨光/M&G、天章/TANGO、信发/TRNFA、广博/GuangBo、西玛、、...

    品牌查看全文>>
  • 开学作业没写完的搞笑句子 写作业写到崩溃的说说

    1、抄作业说难听点是抄袭,说好听点是借用,借鉴,是复制,粘贴。2、作业是会呼吸的痛,他活在每个人的脑海中,翻译古文头会痛,题不会做会痛,连看书都痛。3、作业,姐和你不熟,别来套...

    说说查看全文>>
  • Body shame什么梗

    体型现在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但许多人不太理解体型的含义。事实上,这不是一个积极能量的词,而是一个羞辱他人身体的消极词。我希望以后不再讨论身体形状,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i.身体...

    冷知识查看全文>>
  • 山水风景好词好句

    1、来到山顶,一阵阵的风吹过,我不禁抱着肩膀,因为太冷了。往远处看,整个黄山都笼罩在浓浓的云雾中,一片白茫茫,什么也看不清楚,好像是天上的仙境,唯恐被凡人偷看,于是才蒙上一层层...

    句子查看全文>>
  • 滇绿茶是什么茶

    滇绿,即云南绿茶的简称,属于绿茶,国外又称之为“云绿”。所谓“滇绿”茶,是指选用大叶茶为原料,精选细嫩的一芽二叶,经过高温杀青、及时揉捻,快速烘干等工艺处理,控制酶的活动和多酶...

    茶叶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