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2025年07月14日 01:41 星期一

茶叶都碎了怎么办

人气:137 ℃/2024-10-14 20:28:05

茶叶碎了后可以正常饮用,相对于完整的茶叶耐泡性差一点,但是口感上还是可以的。

茶叶碎了的方法:

茶叶是易碎品,暴力运输、保存不当、撬茶不当等都有可能让茶叶的完整度受损。所以经常会有人因为暴力快递,或者自己携带不慎,撬茶不当而导致茶的完整度受损,近而导致泡出来的茶叶口感滋味不尽如人意。

随着干茶完整度的下降,即破碎程度的升高,茶汤的浸出速度会更加快速,耐泡度和稳定度相较就要更逊色一些。

其实如果想茶叶本身的内质更快的释放出来,对冲泡次数的要求又不是很高,那么碎茶会比较符合要求,也可以让更快的品尝到滋味。如果是要用工夫泡法,泡上许久,慢慢饮,那么条索完整度高的茶更加适合。

适当的碎茶,可以使茶汤浸出更快,前几泡也不会显得太淡,又不会太影响耐泡度。但对于一些宫廷级别的熟茶建议还是少放碎茶为宜。

碎茶最终呈现的形态与所用的原料、制作的工艺和仓储的过程,本来与整茶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外观因素或一些小因素,碎茶对于品饮感受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所以,可以搭配着撬下来的碎末一起冲泡,这样也不会产生浪费。当然不把茶撬碎,就不会有这些问题存在了。

因此,碎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茶碎了也不必可惜,缩短一些出汤时间,还是一杯好茶。当然了,能保证一包茶的完整自然是最好的,但有碎茶也不必觉得手足无措。

茶叶的挑选:

1、色泽:

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中略带米黄色;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绿茶的汽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红茶,其茶汤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黄色的油环,俗称金圈;若汤色时间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

2、香气:

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

3、口味:

或者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

4、外形:

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因为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好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如果条索松散,颗粒松泡,叶表粗糙,身骨轻飘,就算不上是好茶了。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2020款途乐新车价格?

    2020款途乐新车目前还没上市,所以无法估计价格,具体多少钱等它上市了才知道:1、20款尼桑途乐Y62 4.0前脸冲击感强,这应该是整车最为粗犷的地方了,20寸多条辐轮毂造型较...

    问答查看全文>>
  • 描写心情的语句

    1、做早晨第一个唤醒你的人,做夜晚最后一个看你入睡的人。2、我想把整个夏天的阳光在冬天时寄给你,就像我在拥抱你。3、最爱你的人不是下雨天为你打伞的人,而是和你一起淋雨的人。4、...

    句子查看全文>>
  • 2022春节九字对联欣赏 春节对联9字

    1、战鼓催春声声震霄汉,东风化雨点点润人心2、春风浩荡山河添锦绣,华夏欢腾东风扫残云3、山下清泉饱含爱民意,村头脆果尽结拥军情4、掏尽丹心谱写园丁歌,撒遍汗水当好育花人5、有国...

    句子查看全文>>
  • 早上好的问候语简短 2022年早安阳光语录

    1、黑色,它是黑暗的使者,使人感到孤独,同时也存在着一种神秘,为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早安!2、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一直觉得,等待是一种美好的状态,...

    语录查看全文>>
  • 斯柯达速派有几种驾驶模式

    有两种驾驶模式,第一种驾驶模式为正常模式,第二种驾驶模式为运动模式,车辆并没有再匹配其他驾驶模式。斯柯达速派这款车型是一款中型级别车,生产厂商是上汽大众斯柯达,所匹配的是一台1...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