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新手养壶守则

人气:177 ℃/2024-10-24 21:31:52

有壶不养没意义,力使凡胎变仙器!

(1)不要为养壶而喝茶,得了胃病不值当的,顺其自然,慢慢来,这事不急。

(2)茶壶是用来喝茶的,壶是为茶服务的,要根据茶来选壶,利茶的壶才是好壶,从实用意义上讲,一把用了多年养的很棒的半手工壶用来泡茶要比一把一万块的新壶强很多。

(3)壶形对茶的冲泡影响最大,泥料的区别没什么大影响,一般来说少用方器。

(4)喝茶养壶都是修身养性的雅事,心境平和才好,别一喝茶就抱着茶壶死命擦,拿个小刷子不停刷,茶水猛往壶上淋,口里还不停念着:人勤壶不懒,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实在有伤大雅。

(5)开壶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要尽量把壶里外一些小砂料、杂质、灰尘去掉,等你养到一定程度再想起来就晚了。

(6)把茶都喝到肚子里,喝完了把壶内外认真的清净,擦干水迹,敞开壶盖,倒置阴干,完全干透应该在48小时以上。

(7)如果不是为了收藏,只是为了实用喝茶,全手工和半手工区别不大,半手工的性价比更高。全手工大师拍泥片一般是十来下,烧成后泥的双透性好,半手工的泥片靠模具挡胚成型,应该紧一些,从理论上讲可能透气性要些一点,不过这点差别偶目前还没感觉出来。

(8)内外双修是个折中的好办法,一般都用这个。内养是正途,但是很慢滴,急性子的兄弟就别试了。外养会很亮,养好了很漂亮,但很快养成的往往是虚光,一刷就掉。同时外养会降低紫砂壶的双透性,不利茶而且容易养花,有的泥料不适用外养。

(9)普耳养壶会很油,比较快。铁观音养壶很亮,也很快。绿茶养壶很好的说,但是时间长点。

(10)一把壶只泡一种茶是有道理的,不会变味。

(11)经常喝茶的人要多准备几把壶轮着用,好让壶能歇歇干透了,一般一把壶连用三天就要停三天,这样壶才不会不受茶。

(12)淋茶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可以防止壶盖和壶身的色差,掩盖一些跳砂和明针的小缺点。

(13)泥好的壶养起来见效快,泥差的见效慢,选一把好泥料的壶养起来事倍功半。

(14)每次喝完茶最好不要在壶里留茶汤,用热水洗净,就像我们吃完饭会刷碗一样。

(15)养花货准备一把小刷子还是必要的,如果外养最好用热水,不要淋茶汤。

(16)用养壶托不如垫个毛巾。养壶准备两条毛巾是有必要的,湿的用来清洁,干的用来抛光。最好用纹理细一点的,软一些的,吸水好,容易干的,必竟不是当砂纸用,有一种女人化妆用的专用毛巾很好,就是贵了点。

(17)壶还是用小一点的比较好,毕竟喝茶不光是为了解渴,太大了喝不过来,你喝的总是冷茶,伤胃。养起来也费事。

(18)你手里的壶千万不要超过二十把,非常累人的说。

(19)水质的不同对养壶有影响,现在一般所用的桶装或瓶装矿泉水里面的矿物质很多,用来泡茶要随时清洁壶表面留下的水迹,时间长了不清洁会留下水垢痕迹,很难去掉。

(20)不要用有油的手去抓壶,更不要把壶放在有油烟的地方,不用的时候要放在干燥,不落灰尘的地方。

(21)最后一条,切记:把壶放在离老婆和小孩尽量远的地方,不然你会后悔的。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二手车评估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手车价格评估方法:1、折旧率估值法。对于一辆使用年限不超过10年的车辆来说,可以采用折旧率估值法,新车前5年的折旧率分别为15%、12%、10%、8%、7%,5年以后每年折旧...

    问答查看全文>>
  • 路虎为什么标不一样?

    路虎标不一样的原因:路虎的标志字母分别是以L、R和D开头的,L开头的标志LandRover是指路虎品牌,R开头的标志RangRover是指路虎揽胜系列,D开头的标志Discov...

    问答查看全文>>
  • 朗动弹性联轴器如何拆

    先拆下固定螺母,取下塞销和弹簧圈,移开电动机,再将两只压板螺母拧松,此时联轴器可能不会松动,可用两根撬棒顶住密封器端盖面向外撬联轴器,待联轴器松动后再将两只压板螺杆取下,即可拆...

    问答查看全文>>
  • 早餐需要仪式感的说说 享受早餐的心情说说

    1、鸟语花香,安静地听着轻音乐吃早餐,生活需要仪式感。2、好久没有慢下来好好吃一顿早餐享受此刻,生活有时也需要仪式感。3、生活需要仪式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俗话说,早餐要吃得好...

    说说查看全文>>
  • 烟台电动车上牌在哪里

    烟台电动车上牌的地点有三个,分别是公安部门设立的登记点,这也是一个代办点,电动自行车销售网点设立的代办点以及电动自行车线上办理。公安部门设立的登记点在车管所、交警中队、派出所、...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