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碧螺春能放冰箱保存吗

人气:356 ℃/2024-11-17 11:53:10

碧螺春可以放置冰箱内保存,碧螺春茶容易因为空气而氧化变质,并且存储的时候要忌高温,而冰箱存放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碧螺春的保存:

碧螺春贮藏方法十分讲究。传统的贮藏方法是纸包茶叶,袋装块状石灰,茶、灰间隔放置缸中,加盖密封吸湿贮藏。随着科学的发展,近年来亦有采用三层塑料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隔绝空气,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电冰箱内贮藏,久贮年余,其色、香、味犹如新茶,鲜醇爽口。

茶叶具有怕潮湿、怕光照、怕异味等特点。因此,从市场上买回的茶叶,应及时将其装入盛器内,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放茶叶的盛器一定要干净而无异味,以防茶叶串味变质。因为茶叶特别容易惹诸味,所以一切茶叶盛器必须清爽无它味,否则茶叶被异味混扰而不堪饮用。不能用油印报纸等直接包茶叶,因为油墨很快会被茶叶吸附而使茶叶变质。

也不要用包装过蛋糕、奶粉、饼干、果脯等塑料口袋(或盒)直接盛茶。茶叶,即使包装好的茶叶,也不要放到厨房、菜柜、衣柜以及樟木箱内,特别不要与香皂、樟脑丸等混放在一起,以防严重串味,使茶叶变质。

(2)、茶叶盛器应密闭:盛器密闭性能越好,就越容易保持茶叶的质量,容器内茶叶保存的时间也就相对越长。对于易走气的盛器,应在其盖或口内垫上1-2层干净纸密封,以防从入口处吸进潮气或异味。

(3)、茶叶盛器应放在干燥处,以防受潮:茶叶中水分越多,茶叶的质量就越不易保存,所以茶叶不能受潮。盛茶的盛器,有的不一定完全密闭,放在干燥处,吸潮的机会会相对少些,于茶叶保存有利。

(4)、茶叶盛器应放在避光处:光线直照,可使茶叶的内在物质发生变化,强阳光直接照射,这种变化就越明显。所以,白色透光的盛茶容器,绝对不能放在阳光直接照射处。

如果要用无色透明玻璃瓶装茶叶,一定要在瓶壁四周罩1-2层干净纸,经密封后放入柜或橱内。如用罐、筒、盒装茶叶,也不要放在长期见光的桌子上或柜顶、窗台等处,以防光照影响茶叶质量。

(5)、茶叶盛器不应该放在温度过高处,以防茶叶陈化,茶叶陈化,除与存放时间有关外,还与存放处的温度高低有关。实验证明:温度每增高10℃,陈化速度可增加4倍。所以炎热的夏天,特别是南方,茶叶的盛器应放在阴凉干燥处。

碧螺春冲泡方法:

一、壶泡法:

取7至10克的碧螺春投入大肚紫砂壶或大容量飘逸杯中,然后用90度的沸水进行洗茶,将其温润后倒出,再用100度的沸水闷泡,约45秒-60秒便可出水品饮了,这样品尝到的碧螺春清纯中略带醇厚口感。

二、杯泡法:

取200毫升玻璃杯一个,放入3-5克碧螺春茶,先倒入80°左右的沸水,先进行洗茶,待茶叶温润出香后再倒出,再加入沸水冲泡,大约1分钟后就可以饮用了。

三、大壶法:

取10-15克的碧螺春茶投入大瓶瓷壶中,然后用90-100°沸水进行冲泡,直接可以饮用,喝完一壶后,只需继续加入沸水泡茶,非常方便,可以喝一整天。

四、盖碗法:

取3克左右的碧螺春放进准备好的盖碗中,再用约90度的沸水冲泡,同样需先洗茶,待茶叶温润闻香后将茶汤倒出,然后像冲泡功夫茶一样,第一泡45秒以后每泡延续20秒,就能品尝到清香浓郁的碧螺春茶了。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吹雪之松锦的花剑要不要剪

    吹雪之松锦的花剑需要剪,这样能够避免植株养分的大量流失,促进植株的正常生长,也会阻止植株开花后死亡,叶片大面积脱落的现象发生。在养殖吹雪之松锦时,需要确保空气流通、湿度适宜、阳...

    养花查看全文>>
  • 养花的容器有哪些

    养花首先要置备的当然就是容器。由于花卉的栽培方式不同,栽植容器也有多种,但基本上可以分为几大类型:1、盆花盆又分为内盆和外盆。内盆直接盛土或其他栽培基质栽花,要求通透性好,色彩...

    养花查看全文>>
  • qq人说明大全超拽

    1、虽然不能咬,但我喜欢直接一棍子敲死,敲得他再不敢聒噪。2、不敢轻易许诺,因为诺言永远抵不过时间。3、所谓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不存在一样。4、在家不能对着手机笑...

    签名查看全文>>
  • 520表达我爱你文案句子

    1、爱情要什么苦尽甘来,就应该好甜超甜无敌甜。2、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的情有独钟。3、没有你的天,不蓝!没有你的花,不艳!没有你的饭,不香!没有你的眠,不甜!亲爱的,你为...

    句子查看全文>>
  • 英菲尼迪qx30小毛病多吗?

    英菲尼迪qx30的小毛病不多,这款车的小毛病就是雷达失灵有时候会失灵:1、英菲尼迪QX30的内饰风格与奔驰GLA的内饰风格有几分相似。整体T字区风格比较有英菲尼迪品牌特色,整体...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