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普洱茶的不同撬茶方法

人气:310 ℃/2024-12-27 02:11:15

普洱茶的不同撬茶方法,想要泡得一杯好的普洱茶,第一步就是先把茶给撬好。撬茶其实并不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温柔的撬茶”吧。

普洱茶的紧压方式主要为砖、饼、沱。

1、撬砖茶

茶砖的侧面很容易找到解茶的突破口,从侧面边缘找一个缝隙,将茶针插入,然后将茶撬起。对于压制比较紧的茶砖,或者为追求条索的完整,可以用茶针从表面慢慢剥离。

2、撬饼茶

首先把茶饼翻过来,凹下去的一面朝上,然后用手掌给茶饼松一松,茶刀从茶饼凹处入手,撬松后从相邻的地方再次插入,按量撬取。

3、撬沱茶

沱茶是三种紧压茶当中压制得最紧的,撬茶的时候还是将茶叶凹处朝上,从茶沱的边上寻找缝隙,插入后往里轻轻一剥就可以了。

撬茶的要点

1 见缝插针

2 用力不要过猛,否则有可能误伤自己。

3 茶针顺着手的方向,而不是对着手。

4 撬茶前预估好量,就不会多次撬或者撬太多。

图上 茶针对着手的方向很容易扎到手

·

那为什么要做成茶饼或茶砖等紧压茶呢?

1、便于运输

早在几千年之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商贸之路“茶马古道”就已经开始担负着西南地区的贸易重任。而在茶马古道上的商队,中国往外输出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云南的普洱茶,古代的物流并不发达,运输基本上全靠的是马或者骡子来驼着走。如果全部装的是散茶的话体积过大,这样会大大的减小一次能运输的茶叶数量。

把同等体积的茶叶蒸压成饼或者砖的话,这样可以增加一次马队能够运输的茶叶数量。古代因为外贸交易,政府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做了一些强制的标准,用来标准化茶叶交易,这样可以方便政府收税和更方便的交易。如一提饼茶是7饼,每一饼茶是357克约等于2.5公斤。一件茶叶为12提约等于30公斤。这样一来即方便买卖,又方便收税,同时也方便茶叶厂家的管理。

2、越陈越香

紧压茶可以香气保持的时间长一些。就普洱茶追求“越陈越香”的特点来看,收藏普洱散茶较有利于品质的陈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较为理想的效果。陈放时间长的普洱生茶会在自然转化过程中产生特有的香味,如果把茶叶陈放在空气中时间过长,茶叶的香味很快的就会散发掉。这样会十年二十年的普洱生茶没有一点点的香气。这就让普洱少少了一分色彩了。

普洱茶在后期的存放中,茶叶会自动氧化,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微生物作用的转化,这些转化的因素,主要有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

1、普洱茶紧压成饼,水分的吸收与蒸发对于紧压的普洱茶影响度不大,因此,微生物跟香气都能更好的保存下来。

2、普洱茶紧压成饼,那样空气中的温度对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茶叶中的微生物能更好的存活下来。

3、氧气和光线与普洱紧压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多酚类,酮类与叶绿素的氧化就缓慢了很多,茶质就能更好的保存。

4、普洱茶后期的转化,基础还得靠茶叶本身的品质,在茶叶原料本身品质有保障的前提下,再辅以优良的工艺,紧压成饼,才能转化出优质的普洱陈茶。

普洱茶几千年前就以饼、砖、沱这些形式存在,其中有它独特的韵味。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保时捷718声浪按键在哪

    保时捷718的排气声浪按键在换挡杆后面,这个按键上有一个排气管的标志。保时捷718是保时捷旗下的一款中置发动机跑车,这款车有硬顶版车型也有敞篷版车型。保时捷718一共使用了两款...

    问答查看全文>>
  • iphone手机如何设置悬浮小球

    iphone手机如何设置悬浮球?现在教教大家材料/工具iphone手机方法点击进入“设置”页面“设置”→“通用”“通用”→“辅助功能”进入“辅助功能”下拉→“Assistive...

    科技查看全文>>
  • 2022隔离在家抗击疫情朋友圈句子

    1、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2、隔离在家抗击疫情朋友圈句子(二):3、虽然尚未摸清,但今天增幅明显变小,愿疫情早点结束,...

    说说查看全文>>
  • va牌照是哪里的车?

    va牌照是军委总参谋部直属机关的车牌,军区的车牌编号有:BA是北京军区司令部、SA是沈阳军区司令部、LA是兰州军区司令部、JA是济南军区司令部、V是军委和四总部以及大区级军直单...

    问答查看全文>>
  • d+d-档位怎么用

    使用的时候需要踩下自动挡汽车的刹车踏板,按下自动挡汽车的一键启动,将自动挡汽车的自动变速杆,至于D档位置进入自动模式,行驶时可以将D档向左或者是向右推入d+或者是d-,此时处于...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5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