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茶案小君:茶则

人气:465 ℃/2025-01-25 02:49:02

茶则的雏形,早在陆羽的茶经中就已经被提及,而在唐宋到明嘉靖以前,其煎、点茶的形态不是叶茶而是粉状,所以则的型制多样:可以是杓、对角折的纸,也可以是简单一枚贝壳。宋代更考究些,会用精美的金银制品或铜制品。到明万历时兴起沏茶法的叶茶年代,一样有用茶则,时人称之为茶箕,大部分长得像汤匙。而如今老蔡及其他藏家收藏的茶则,多为臂搁式。

臂搁又称腕枕,是中国文人书写时用来搁放手臂、避免墨迹沾上衣袖的用具。将之改大为小、转变制作工艺与审美标准,翻转过来盛放茶叶。但形成制式化的风潮,却是切切实实发生在日本。

细说日本的茶道文化,在元禄年间因领导时代文化的町人阶层,文化素养不足与过于享乐倾向,而使日本茶道文化日趋庸俗。因此,在江户时代的中晚期,一种体现唐代茶人精神与明代文人趣味的沏茶文化,终于在日本开花结果,形成了日本的煎茶文化。

而此煎茶文化的种子则是由日本的煎茶道之祖隐元禅师东渡时,从福建带来当时盛行于明代的沏茶文化。后由煎茶道中兴之祖「卖茶翁」逐渐拓展开来,而形成日本的煎茶文化。在江户时代的化政、天保年间,文人在体现茶席上的风雅,臂搁形式的茶则终于酝酿形成并蔚为风潮。

茶则与茶壶一样,不同的样式匹配的是不同的茶叶与主人不同的心境,今日的茶是无事轻松地喝,还是要伴着正经事来饮,尽皆一目了然。古老的茶则藏品,不仅是拿来使用,更依着茶则中隐藏的迷人的文人情致与厚重历史来作陈设。茶则于品茶者来说,照得见过去、今天与未来,是赏不尽爱不完的东方文化的无限凝结。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5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