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中茶七大印级的排序

人气:389 ℃/2023-05-17 08:20:14

中茶七大印级顺序为大红印、甲级红印、大黄印、甲级蓝印、大字绿印、乙级蓝印、美术字绿印,20世纪50年代末,中茶牌商标登记使用,并运用在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推出的第一批产品(红印圆饼)上,由此揭开了风靡50年代(印级圆茶)浪潮的序幕。

印级圆茶见证了中国普洱茶叶国营化生产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的开始,凭借为“红火江山,生生不息”创造的高品质,成为市场中高级普洱的优先选择,是高陈期,高价位的衡量标准。

普洱茶的各种印级含义

1、红印

红印圆茶又称现代普洱贡茶,始制于1940年范和钧创办佛海茶厂之时。

其饼茶内正均为红色印记,且茶饼的外纸正面都印着“八中茶”中茶公司标志。在八个“中”字组成的圆圈内,有一红色“茶”字。

在中茶公司所产的普洱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标志者且又“茶”字为红色者,只有红印普洱圆茶和红印云南沱茶,是空前绝后的。

红印普洱圆茶除了其身世价值外,茶品品质亦属现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其茶具备茶菁肥硕,条索饱满,颜色粟红,茶面油光、茶汤透红及叶底柔软新鲜等品质。

除此之外,其中茶内正完全埋在茶饼中央,是旧式压模制造,使用古老制作工艺,无不是脐臼圆型饼茶。

茶汤厚酽、有兰香或野生樟香味的红印圆茶,是勐海茶厂得以在现代普洱茶史上笑傲群雄的依据之一。

2、黄印

“云南七子饼”,其实就是现代绿印普洱茶茶品,是由勐海茶厂50年代未所产的,被称之为“现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始祖”的“黄印圆茶”。

黄印圆茶,由于毫头多,陈化后都转变为金黄色,是以茶饼呈黄色,故其外包纸标记八个红色中字组成的圆圈中“茶”字为黄色,而内正标记为绿色“茶”字。

60年代以“黄印圆茶”之拼配工艺,勐海茶厂推出了中茶牌圆茶的替代品,“云南七子饼”。

在“七子饼”中,以勐海茶厂生产的“红带七子饼”和“黄印七子饼”最具代表性。“红带七子饼”产于70年代,以生茶制成,“蓝印七子饼”产于80年代,是轻度熟茶拼配。

“红带七子饼”,在港台及南洋的华人世界中,往往被视为“中秋团圆”的象惩,故国家园梦,一饼以系之,茶情、乡情、家园情,普洱茶是寄托。该产品品牌却是无价之宝,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外销出口免检产品。

3、绿(蓝)印

绿印圆茶系勐海茶厂40-50年代制作的茶品,是“红印”的姊妹产品。

勐海绿印圆茶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早期绿印圆茶也叫“绿印甲乙圆茶”或“蓝印甲乙圆茶”,早期绿印无论在陈香、樟香、滋味、茶气等方面都是一流的。

后期绿印其指是50-60年代勐海茶厂所产的大批量普洱茶。有一部分茶品,是用新树茶菁制造,但仍以生茶方式制造,被称之为“绿印尾”,在普洱茶极品中,有极高的典藏价值。

4、紫印

紫印是90年代众多陈年普洱产品中比较有名的一个经典配方,中茶厂经过精心挑选勐海茶区老树茶,茶底是一批熟茶,茶经过精心选料,选青优良,饼形周正,制作严谨。

因是老熟茶,所以松紧适度,条索整状,显毫,汤色粟色明艳,香气醇和口感浓醇厚实,具有回甘之特点,闻其幽幽陈香,饮之纯滑香甜,饮后更是齿頬留有陈香,甜滑之感,实为勐海茶厂90年代最具代表性茶品!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昵茶网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奶油巴士光腿神器从哪里购买 奶油巴士光腿神器是牌子吗

    光腿神器可谓是秋冬季节出街率最高的单品之一,虽说它是一种打底,因为穿上很自然所以很多小仙女的衣橱都有它的存在,这不近日一款奶油巴士光腿神器火爆了全网,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奶...

    品牌查看全文>>
  • 关于邂逅的优美句子

    1、和妳的相遇、是我这一生最美丽的邂逅、和你的相恋、是我最难忘、也是最能让我想念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短暂、但永远在我心里的某个角落。2、邂逅的瞬间,我站在你的面前,只是个...

    句子查看全文>>
  • 让前任看了后悔死的句子

    1、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2、当所有人都以为我过的风生水起的时候,我只是一个人走了一段又一段艰难的路。3、...

    句子查看全文>>
  • 2021款天籁百公里加速几秒?

    2021款天籁百公里加速8.73秒,2021款天籁使用cvt无级变速箱,采用日产全新的家族式外观设计,前脸的造型与全新轩逸相似,并且在车身线条上融入了英菲尼迪动感的设计元素,整...

    问答查看全文>>
  • 你好吗2023文案

    1、年末岁首,喜忧参半,有失有得,有败有成,有人为的,有天意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祝福好友,2023,好运吉祥,幸福快乐,事事如意!2、企业发展,人人有责。愿你在新的一年里,...

    句子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5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