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传统>正文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特点 2023年端午节通知

人气:322 ℃/2023-04-16 01:43:09

端午节快要到来的时候,大家闻到最多的香味是粽子香,伴随着的是每个人的思乡之情。每年都会有端午节的放假安排,那么,大家清楚2023年端午节通知是什么?端午节有哪些风俗特点?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解答一下,还不了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

2023年端午节通知

2023年端午放假时间是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特点

1、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风俗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2、“端”字即“开端”,“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仲夏登高,顺阳在上,因此也别称端阳节、端日节。

3、因五月五日,又称重午、重五。民间也俗称五月节、五日节、午日节。另外还有夏节、天中节、午日等名称。也根据习俗称为菖蒲节、艾节、粽子节。

端午节习俗跟养生相关

糯米粽子为养胃清火而来

无论南北方,端午节被大众广为继承的习俗一定是吃粽子,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端午时节,气候特点是潮热难耐,人们普遍食欲不佳。在这个节气里吃粽子,不仅健脾养胃,还清浮火。”张奎军介绍说,传统的粽子主料是糯米加大枣,粽叶一般都用苇叶。在中医里,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粽子里的糯米一般都煮得很软,适量食用对健脾养胃有很好的功效。而苇叶等材料都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苇叶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蒸煮,粽叶内的有效成分可与内馅部分的营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增强粽子的补益作用。大枣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如果在粽子里加些莲子,可以健脾除湿;加些小豆,可以消肿。

艾草是为抵抗疾病而挂

端午节为什么要悬挂艾草呢?张奎军介绍,端午时节,采集艾叶、菖蒲挂在门楣和窗户上的习俗,是取其避邪的寓意。其实,艾叶与健康也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艾草早在我国古代就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特殊气味,驱虫的效果很好,而且属性辛温,能净化空气、有芳香通窍的作用。中医常以艾叶或艾条来做针灸或草熏,可通畅全身的气血,提升免疫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此外,用干的艾草泡手泡脚,可以去湿驱寒。

咸鸭蛋为滋阴清肺而生

端午节也是咸鸭蛋热卖的节日,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小时候端午节氛围浓厚,一大清早闻着粽香起床,而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会一起煮上咸鸭蛋、鸡蛋,伴着粽叶的香味,这些蛋似乎也格外增添了香气。除了吃粽子,端午节为何要吃蛋呢?张奎军介绍,这也是顺应节气的饮食。在中医里,鸡蛋黄是一味滋阴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鸭蛋本性偏凉,味入心,具有滋阴清肺的作用,在阳气旺盛的时节,可以帮助祛除体内的湿热。

赛龙舟是为了气血通畅

端午节习俗还有与运动有关的,就是赛龙舟这样的项目。张奎军介绍,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闷热,人容易烦躁忧郁。夏季养生,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运动时还可以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我们可以用这些“快乐因子”让身体更健康!

  • 关于傍晚的句子 关于傍晚的句子简短

    1、因为你的离开,残阳如血的傍晚,我怅然若失,无聊地徜徉在校园的小道上,竟然发现在旁边的小花坛里一簇淡淡的秋菊悄然掩面。呵!秋天,真的是秋天来了!3、每近黄昏,都有厚厚重重的云...

    句子查看全文>>
  • qq繁体伤感性签名

    1、妳把我當至交好友,我卻把妳當做靈魂戀人,我們之間終難壹致。2、千萬個美麗的未來,底不上壹個溫暖的現在。3、只是突然想離開妳,但是回憶太多。4、我告訴我自己,不再想念你,而回...

    签名查看全文>>
  • 手动挡空挡怎么挂?

    手动挡汽车放空挡一般有两种方法:1、脚踩离合器,手把挡杆挂入空挡挡位。且手动挡汽车换挡一定要踩离合器,不踩离合几乎无法拨动挡位,强行拨动,会损坏车辆;2、临时挂空挡,直接把离合...

    问答查看全文>>
  • 实习生活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实习生活个人工作总结怎么写呢?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实习生活个人工作总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首先可以描写实习具体有哪些工作内容,第二个就是要描写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

    教育查看全文>>
  • 驻车制动脚刹没解有影响吗?

    没事的,车子往前走,电子手刹会自动解除:1、脚踏式驻车(脚刹) 脚踏式驻车系统也Shi“手刹”的一种,两者的作用是相同的,只不过是Huan了种方式:用脚踏板来控制;2、工作原理...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