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生活>正文

氨基酸的种类

人气:297 ℃/2025-03-27 01:05:18

氨基酸的种类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氨基酸的种类有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 、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 、异亮氨酸等。具体介绍如下:

1、色氨酸 

色氨酸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色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它对健康的作用非常重要。缺乏这种蛋白质人类将无法生存。它是DNA构建模块组成之一,对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产生非常重要。色氨酸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重要的前体物质,可以通过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2、赖氨酸

赖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学名二氨基己酸。促进大脑发育,是肝及胆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调节松果腺、乳腺、黄体及卵巢,防止细胞退化 。自然界中动物蛋白质的赖氨酸含量较高,谷类则较低。通常所说的赖氨酸均指L型。L型赖氨酸呈针状晶体,在210℃变暗,在224.5℃下分解,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不溶于醚。

3、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苯丙氨酸在正常体内转化为酪氨酸,参与消除肾及膀胱功能的损耗。许多食物含有苯丙氨酸,包括植物和动物产品。人的身体需要苯丙氨酸和其他氨基酸来制造蛋白质。许多重要的蛋白质存在于人的大脑,血液,肌肉,内脏器官以及身体的其他任何地方。

4、蛋氨酸

蛋氨酸学名甲硫基丁氨酸。天然为L-型,是构成蛋白质的一种组成。白色片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蛋氨酸是氨基酸输液和复合氨基酸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组成血红蛋白、组织与血清,有促进脾脏、胰脏及淋巴的功能。蛋氨酸除了参与动物体内甲基的转移及磷的代谢和肾上腺素、胆碱和肌酸的合成外,还是合成蛋白质和胱氨酸的原料。

5、苏氨酸

常用的是L-苏氨酸,含量为98%,蛋白质当量为 73.7%。本品为无色至黄色结晶,有极弱的特殊气味,易溶于水,不容于无水乙醇。L-苏氨酸是一种必需的氨基酸,苏氨酸主要用于医药、化学试剂、食品强化剂、饲料添加剂等方面。苏氨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强化剂,可以强化谷物、糕点、乳制品,有转变某些氨基酸达到平衡的功能。

6、缬氨酸

缬氨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几乎不溶。缬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这意味着身体本身不能生产,必须通过膳食来源获得补充。它的天然食物来源包括谷物、奶制品、香菇、蘑菇、花生、大豆蛋白和肉类。另外在一些放线菌素(如缬霉素)中也存在D-缬氨酸。它作用于黄体、乳腺及卵巢。

7、亮氨酸 

亮氨酸是1819年由法国化学家普鲁斯从干酪发酵的产物中发现的。它存在于动物胰脏和 脾中,是白色闪亮片状物,以希腊文“白色”命名,故又名白氨酸,学名异己氨酸。亮氨酸最好的食物来源有糙米,豆类,肉类,坚果,大豆粉,和全麦等。由于它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只能通过饮食消费获得。

8、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又称异白氨酸,菱形叶片状或片状晶体,味苦,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由于人体自己不能生产,因此异亮氨酸被归类为必需氨基酸,只能通过饮食摄取。这种氨基酸的最佳来源包括坚果,肉类,鸡蛋,鱼,扁豆,豌豆和黄豆等高蛋白食品。参与胸腺、脾脏及脑下腺的调节以及代谢,脑下腺属总司令部作用于甲状腺、性腺。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了,希望能帮到大家。

  • 夜间行车有什么技巧?

    汽车夜间行车技巧:1、夜间应该更注意安全并线时例如左侧,先打左转向灯,车速保持住,看左后视镜,只要在镜子里看到左后方车子的车头,这个距离就可以并线了,不会挂到的,右侧后视镜距离...

    问答查看全文>>
  • 小学生常用的名人名言

    1、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2、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明·冯梦龙3、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

    名言查看全文>>
  • 车上的blis是什么意思

    BLIS,是沃尔沃汽车公司公司的“并线辅助”技术。由沃尔沃汽车公司开发的BLIS(盲点信息系统)是一种在拥堵的交通情况下让人放心的系统。它利用装在门镜中的后向数字式红外线摄像机...

    问答查看全文>>
  • 初一积累好词好句

    1、我请求上天赋予我善于发现美的慧眼,那么,若再有春天,我将投入杨柳的怀抱;再有盛夏,我将赞美莲叶的和谐;再有金秋,我将聆听秋露的心语;再有银冬,我将仰望白雪的灵魂。2、我和伙...

    句子查看全文>>
  • 朋友圈简约文案(朋友圈文案简约一句话)

    1、时间是剂良药,只要不死,任何伤口都能愈合的。2、我唯一的兴趣,就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3、牵着自己爱人的手是多么幸福的事情、4、无数个失眠的晚上,相信会有很多人,习惯性的闭...

    说说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