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问答>正文

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优缺点是什么?

人气:320 ℃/2024-12-31 20:58:34

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优缺点:

1、悬架系统是指车身、车架和车轮之间的一个连接结构系统,而这个结构系统包含了避震器、悬架弹簧、防倾杆、悬吊副梁、下控臂、纵向杆、转向节臂、橡皮衬套和连杆等部件。当汽车行驶在路面上时因地面的变化而受到震动及冲击,这些冲击的力量其中一部分会由轮胎吸收,但绝大部分是依靠轮胎与车身间的悬架装置来吸收的。 悬架在汽车底盘安放位置的示意图悬架作用 悬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2、悬架结构 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汽车悬架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高挡豪华大客车则使用空气弹簧。 悬架种类 汽车悬架又可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系统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架系统悬架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其优点是:质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重心也得到降低,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单独跳动,互不相干,能减小车身的倾斜和震动;

3、不过,独立悬架系统存在着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的缺点,同时因为结构复杂,会侵占一些车内乘坐空间。 现代汽车大都是采用独立式悬架系统,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独立悬架系统又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式以及麦弗逊式悬架系统等。 非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系统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架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系统悬架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非独立悬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的优点,但由于其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相对较差,在现代汽车中只有成本控制比较严格的车型才会使用,更多的用于货车和大客车上。 非独立悬架系统的优点: 左右轮在弹跳时会相互牵连,轮胎角度的变化量小使轮胎的磨耗小;

4、在车身高度降低时还不容易改变车轮的角度,使操控的感觉保持一致。 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容易维修。 占用的空间较小,可降低车底板的高度。 非独立悬架系统的缺点: 左右轮在弹跳时,会相互牵连,而降低乘坐的舒适性及操控的安定性。 因构造简单使设计的自由度小,操控的安定性较差。 悬架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总成,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从外表上看,汽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架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悬架仅是由一些杆、筒以及弹簧组成,但千万不要以为它很简单,相反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比如,为了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大大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软了却容易使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以及左右侧倾严重的不良倾向,不利于汽车的转向,容易导致汽车操纵不稳定等。

  • 礼记经典语录

    1、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2、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3、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4、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5、大乐必易,大礼必简。6、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语录查看全文>>
  • 关于寒露心情的优美祝福句子

    2、秋光迷离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露寒霜冷菊花绽,朵朵都把祝福采。愿你赏尽秋光好风景,容颜俏丽书倩影,养生保健身强硬,快乐开怀心安宁。寒露快乐。3、寒露节气到,注意身体很重要...

    句子查看全文>>
  • 2022年适合发朋友圈的句子(适合毕业发朋友圈的离别句子)

    1、我们每天上学,每个人依然笑得那么灿烂,仿拂有千万朵鲜花同时绽放。但我们心中清楚,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种淡淡的惆怅。2、年同窗,共沐一片阳光;一千个白昼,谱写了多少友谊的...

    说说查看全文>>
  • 变速箱支架坏了的表现是什么?

    变速箱支架坏了会有以下症状:1、车辆在低速时,变速箱会出现异响,而在加速和挂挡时仍会出现,可能是由于变速器内部齿轮啮合不良引起的;2、在空挡时变速箱内会传出异响,踩离合器后声音...

    问答查看全文>>
  • 福特全顺汽车行驶中断有什么原因?

    机械与电路问题都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重点是用电脑看下有没有故障码:1、电路:看下主继电器(在正驾驶仪表台下保险盒内)或主继电器线路是否有问题;2、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5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