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辨别端茶即送客
古代如何辨别端茶送客,据清代末期朱德裳《三十年见闻录》记载:一个新上任的县令于炎夏之时前去拜谒巡抚大人,按礼节不能带扇子。
这位县令却手执折扇进了巡抚衙门并且挥扇。巡抚见他如此无礼,就借请他脱帽宽衣之机把茶杯端了起来。左右侍者见状,立即高呼“送客”。
县令一听,连忙一手拿着帽子,一手抓着衣服,很狼狈地退了出去。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清代官场上盛行的风俗——“端茶送客”。那时,下属拜见上司,上司虽让侍者泡茶相待,但大都不喝。
当上司举起茶杯做欲喝状时,则是下“逐客令”的表示,侍者会立刻高呼“送客”。当然,清代官场上的客来上茶,坐久了也是可以喝的,但须上司举手称“请茶”且上司先饮,下属才能端茶品饮。
《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在《茶汤遣客之俗》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
可见,这种习俗自宋代就已经有了,具体来说,应是从宋朝的“点汤逐客”演化而来。
点汤又是怎么回事?原来过去古人待客有一常礼,就是说客人来了先喝茶,饮完茶以后再喝汤,后来一步步演变,客人来了先喝茶,走的时候再喝汤,这个汤一般用甘香药材熬制而成。
从上可以看出,"点汤"原为"客辞敬汤"的一个礼俗,到后来却被人引用作为"文明逐客"的手段。魏泰的《爱轩笔录》中提到过这样一个典故:宋时有一个叫胡枚的吏部官员,被调到陕西兴元去做知府,因家贫路远,无力赴任,说白了就是他不想去,那怎么办呢?
于是便去求见枢密院长官陈升之,想通融一下,可谁知陈升之既不给通融,也不愿听他陈诉,立即点汤,前面讲了,汤是客人走时才喝的,那么陈升之这个意思再明确不过,汤都上来了,你该走了。
于是,"枚得汤,三奠于地而辞去",意思是说胡枚接汤后没有喝,而是把它泼在地下忿忿离去,看来,这个胡枚还是有点骨气的。
端茶送客,与客来敬茶的美德是背道而驰的,如今已经绝迹。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中国,喝茶早已超越单纯的饮食,不仅成为人际交往中的待客之道,并且蕴含了独特的礼仪规则在其中。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你怎么回事小老妹是什么梗
你怎么回事小老妹,是“你怎么回事小老弟”的衍生词,该梗来源于网友截取的快手磊哥的一张滑稽瞬间,鬼使神差地配上了东北人爱用的一句话“你怎么回事老弟”。因为图文并茂,搞笑效果极佳,...
热词查看全文>> -
汽车中安全袋里的气体是什么
气体是氮气,氮气在0.1秒内就会膨胀,是一种叠氮化钠,经过撞击后会瞬间产生氮气,车辆安全带又叫安全气囊,即使机动车辆的一种被动安全保护系统,机动车辆出现交通事故后,可以有效保护...
问答查看全文>> -
2022年余生很贵请别浪费的说说
1、在这个世界,没有谁离开谁不能活,也没有谁一定要为谁付出。既然真心不能被珍惜,何必让它任人糟蹋。2、不要跟三观不一样的人争执,不要向不关心你的人诉苦,更不要讨好自己不喜欢的人...
说说查看全文>> -
彼岸花古风句子霸气 彼岸花的古风句子
1、几度萧索,素眉浅画芳华一叠,风若借醉翻几页。尽言醉洒凄凉,谁笺梦书西厢?君莫妒,亦趁景轻书玉兔。2、阑边不见蘘蘘叶,砌下惟翻艳艳丛。3、飞绕金灯来又去,不知能有几多香。4、...
句子查看全文>>
推荐
- 1超好听的小网红女孩名字大全130
- 2汽车冷凝器清洗价格多少钱?463
- 3原耽励志段落摘抄 抗压的励志段落154
- 4发微信朋友圈表达自己生日的说说136
- 5脑筋急转弯大全爆笑220
- 6安全带高度多少合适 怎么调节安全带高度图解187
- 7正确冲泡小青柑,这三种方法值得收藏485
- 8桑塔纳浩纳怎么停产了?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