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生活>正文

荞麦面用什么水和面

人气:174 ℃/2023-11-26 18:09:12

荞麦面用什么水和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荞麦面和面是讲究方法的,此外,和面用的水也很有讲究,荞麦面和面用的水一般有热水、温水和冷水三种:

1、热水和面

加热水的荞麦粉也称为沸水面团或热面条。面团的水温一般为60-100℃。在热水的作用下,面粉中的蛋白质凝固并分解水。面筋被破坏。淀粉吸收大量水分,膨胀成糊状,分解成单糖和双糖。因此,热水面团是蜡状的和软的。成品半透明,色泽差,但口感细腻甜美。加热后容易成熟,适合做蒸饺、红烧小麦、锅贴、油饼等食品。

2、温水和面

温水约50℃,其特点是柔软、结实、可塑,易于成型;煮熟后不易变形,口感适中,色泽洁白。这一特点特别适合制作各种颜色的蒸蛋糕,如卷心菜蛋糕、金鱼蛋糕和四喜蛋糕。

3、冷水和面

冷水面团是一种水低于30℃的水混合面团,俗称冷水面。由于用冷水或低温水混合面粉,面粉中的蛋白质不能发生热变性,从而形成更多、更强的面筋。淀粉在低温下不会膨胀和糊化,因此形成的面团是固体、结实、结实和坚硬的,也称为“死面粉”。冷水面条的特点是色泽洁白,口感清爽,面筋好,不易破碎。它们通常适用于煮熟和烘焙的品种,如饺子、面条、春卷皮、珍珠汤、煎饼等。

拓展小知识:荞麦面怎么和面

荞麦面和面的方法和普通面粉差不多,主要有两种方法:

1、手抄拌法

(1)把荞麦粉放在搅拌盆里,用筷子或手在面粉中间打一个小洞,然后往洞里倒些水。

(2)双手手掌相对,手指末端插入面粉与盆壁接触的边缘,用手从外到内、从下到上捡起面粉,将抬起的面粉推入中间小孔的水中。

(3) 用手将面粉和水混合在洞里,使面粉和水均匀地覆盖在水上,形成雪花状和葡萄状絮状物。

(4) 在剩下的干面粉上打一个小洞,然后往里面倒些水。

(5) 重复操作,将所有干面粉与小孔中的清水混合均匀,形成雪花状表面絮状物,表面呈葡萄状。

(6) 用手将雪花状和葡萄状的面粉絮揉在一起,形成表面光滑的面团。

2、筷子调和法

(1) 将荞麦粉倒入一个干净无油的盆中,用筷子在面粉中心挖一个小洞。

(2) 慢慢地往小洞里倒些水。

(3) 用筷子将干面粉拉入孔边小孔的水中,将混合在水中的干面粉与水充分混合,与许多干面粉形成细絮。

(4) 把混合好的面粉放在一边,慢慢地把一些水倒入另一个干面粉中,用筷子把剩下的干面粉和冷水充分混合,在盆里形成雪花状和葡萄状的面粉。

(5) 用手将雪花状和葡萄状的面粉絮揉在一起,形成表面光滑的面团。

拓展小知识:荞麦面和面技巧

荞麦面和面的时候,掌握一些技巧可以让和出来的面更好吃,荞麦面的和面技巧主要有:

1、姿势正确,站立端正,两脚分开成丁字步,上身稍弯向前,便于用力。

2、掺水量合适,掺水量应根据面粉的含水量、气候、制品要求等确定。掺水一般分二、三次进行,第一次掺水拌和时,注意粉料吸水情形,如粉料吸不进水或吸水少时,第二次加水量则要减少。

3、操作动作干净利落,动作迅速,面和得均匀而不夹粉粒,和完后手不沾面,面不沾盆。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巴菲特经典语录

    1、通货膨胀是投资者的最大敌人。2、投资多样化可以抵消无知的副作用。3、判断一家企业的价值、一半是靠科学研究、一半是靠艺术上的灵感。4、我特别钟情于读传记。5、尽管钱无法改变你...

    语录查看全文>>
  • 小众日常开心有趣文案 小众又惊艳的文案

    1、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2、同事相聚,觉得生活真的很美,人生幸福满溢;哪些人,哪些事,全在小聚的感觉中,奔扑而至。3、这世界这么多泛泛之众,哪来那么多深情...

    句子查看全文>>
  • 联想yoga14s优缺点评测 联想yoga14s可以触屏吗

    联想yoga14s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性能轻薄笔记本,有着出色的均衡性能,处理器性能的提升还是说很好用的,目前的活动价格在6000元价位,相信会是朋友们喜欢的,2.8k屏幕加上散热...

    品牌查看全文>>
  • 比亚迪宋车有多重

    比亚迪宋车重1650KG左右,是比亚迪S3的双模版车型,其定位为一款新能源紧凑SUV,外观方面其采用了X型的前脸,显得颇为运动。全新比亚迪宋于2018年8月正式上市,推出燃油版...

    问答查看全文>>
  • dq380和dq381区别

     DQ380与DQ381的区别,DQ381在性能对比DQ380可以减少对于发动机的损耗并且还能减少油耗。 这其中又牵扯到油泵,湿式变速器里会有一个油泵,而这个油泵是负责给变速器...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