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常菜>百科>茶叶>正文

台湾乌龙茶的冲泡程序有哪些

人气:401 ℃/2024-04-21 18:42:58

首先烧开一壶水,准备白瓷盖碗以及功夫茶具,用开水将盖碗以及茶器烫洗一次,将6g台湾乌龙茶投入盖碗中(铺平盖碗底部),然后向盖碗注满开水,第一泡为醒茶倒掉不饮用,再次注水后闷泡15s左右,即可滤出茶汤至公道杯,最后分倒如茶杯饮用。

台湾乌龙茶的冲泡程序有哪些:

一、温热茶器

将滚开的热水倒入茶器中、盖上盖子,开始准备茶叶。这动作除卫生,泡茶时还可以醒茶提香。

二、置茶量

将茶器内的热水倒掉、再置入茶叶。乌龙茶的置入量约1/4~1/5(盖碗底铺平即可),因为目前的乌龙茶都很紧结、所以置茶量不用太多。

茶:水比例=1:20~1:30

取5~6克茶,110ml水

小贴士:置入的茶量在第三、四泡时、壶盖仍能轻轻盖合为原则、让茶有足够的伸展空间,这样为最佳。

三、冲泡

水开了之后冲入开水,盖妥壶盖,莫约1~2秒马上倒出温润泡…

接下来第一泡约15秒即可倒入公道杯内、第二泡因茶叶已开只需约20秒即可倒入公道杯内。或跟第一泡混合后、就可以开始倒 来喝了。

同样的公道杯中的茶汤剩下半壶时、可再冲第三泡、约比前一泡再加10~20秒、以下以此类推、直至无味。

茶汤倒入公道杯后、如果壶盖一直盖着、那热气一直闷在里面、会影响茶汤的表现。所以记得将壶盖掀开、置于旁边、让壶中的茶透一点冷空气、这样茶会比较好喝。

倒茶时也可从壶嘴流出的茶水颜色来观察茶汤是否过浓或过淡、如果过淡的话、下一泡就浸久一点、来平均茶汤的浓度。

四、品饮

一杯分三口品饮

第一口品其感觉、直接吞下顺顺喉、只用直觉来看待

第二口品其香、吞下后再用鼻子呼气出来、再次的感觉入喉的茶香

第三口 品滋味、感觉茶在口腔间引起的共鸣~~

将少许茶水含于口中、勿吞下

用力吸入空气、将口中的茶水、充份的打散、让接触面积达到最大与最多、这时口中所有的感官细胞、可以充份的来感受香、甜、甘、涩、苦、杂、再慢慢吞下。

台湾乌龙茶的品质特征:

台湾乌龙茶,属于乌龙茶品类,比如冻顶乌龙茶,阿里山茶等。因其产于台湾省,因此得名为台湾乌龙茶。对于台湾乌龙茶来说,其起源于福建,根据乌龙茶的制作工艺经过一定的改造制作而成。对于台湾乌龙茶来说,其品质特征如何呢?

台湾乌龙茶是属于半发酵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中台湾包种茶的特性相对绿茶来说比较的接近。台湾冻顶乌龙茶有着浓郁的香气而得名。

经过制作而成的台湾包种茶,外形卷曲,茶叶呈现铜褐色。茶叶上布满些许白色的茸毛,清晰可见,茶香浓郁。

通过冲泡也可以来判断一款茶怎么样,好的茶在茶汤颜色、香气上都可以判断的出来,同时通过自己的品尝也可以很容易的就能判断出茶叶的好坏情况了。

冲泡后的台湾乌龙茶茶汤,汤色明亮清澈,茶香浓;品饮起来茶汤味道鲜醇甘爽,入喉感觉十分的清爽,让人神清气爽。冲泡后的台湾乌龙茶茶叶在杯底舒展开来,片片匀齐。

春茶季,尝过了太多茶鲜。台湾的高山茶,还是有独到之处。早上收到叶大师送的茶样。附送泡茶秘籍。特意嘱咐说,按说不应该把茶混合。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输出专业全面的茶知识。

  • 描写眼睛的好句子大全 描写眼睛的好句

    2、烟云缭绕的世界,依稀传来揪然空灵的歌声,绵延深长,穿透着空洞的心灵,零乱了思绪。是满坡的金黄,映入眼帘,迷乱着眼睛。3、在生活中,有一双眼睛一直注视这我。那双眼睛充满着智慧...

    句子查看全文>>
  • 周末群发问候语

    1、终于又熬到周末,就得洒脱快活!头发可以乱得像鸟窝,拖鞋不分左脚右脚,一觉可以睡到天黑,拧开手机,再跳出我的信息:祝你周末愉快!2、好风好月好心情,好吃好喝好开心,好梦好运好...

    祝福语查看全文>>
  • 喜欢喝茶的老茶友们,你选对茶具了吗?

    我们在喝茶的时候都知道,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体质的茶叶,而且也要选择好冲泡各类型茶叶所搭配的茶具,所以一定要选对茶具。选对茶具,找对方法1.因地制宜,选对茶具我国幅员辽阔,各...

    茶叶查看全文>>
  • 旧车etc如何移到新车?

    旧车etc想要移到新车,那么车主需要带上身份证,行驶证,etc卡和obu设备到etc客服中心办理拆除,然后凭etc客服中心开具的拆除单到签约银行解约新车重新办理ETC,到银行签...

    问答查看全文>>
  • 开冷风不开ac费油吗?

    开空调不开AC,油耗没有影响。暖风跟冷风的工作原理不同:1、冷风是通过压缩机增压使制冷剂液化后汽化,并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量而形成的;2、冷风打开时,压缩机带轮带动压缩机工作,增...

    问答查看全文>>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7-2024 家常菜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